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 A、B、C、D、E、F、G 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需要氧气参与的是_____(填编号)。当氧气不足时,会生成物质 E_____。
(2)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物质 B,物质 B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过程①的名称叫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
(3)如果体内糖类供应不足,脂肪也可作为能源物质,经脂肪酶的作用水解为____和_____,得到的中间产物需要进入线粒体,经过_____循环的过程进行氧化分解。
(4)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糖类转变为氨基酸需要经过_____作用。
(5)多余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氨基酸分解时,氨基最终在人体内转化成物质_________,从能量角度分析这两种反应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发生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28 12:1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Ⅰ.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 38~40℃时发生的惊厥。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等有关。分析回答问题。
(1)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高级神经中枢________产生强烈的放电(即惊厥放电,脑的异常放电活动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患儿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即出现肢体抽搐等现象。
(2)脑中约 60%~70%的突触利用谷氨酸作为主要的神经递质,患儿高热时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大量的谷氨酸以________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 A 受体结合,促进大量 Ca 2+进入细胞内,激活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过量的 NO,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_________离子通透性增高引发动作电位,导致惊厥发作。
(3)长期的反复发生的 FC 可移行为癫痫(EP),通过对 156 例 FC 患儿的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有________。
FC 的临床与 EEG 分析
体温/℃
FC 发作
EEG 检查
年龄/岁
≤38.5
>38.5
首次
反复
二周内
二周后
≤3
>3
EEG 正常例数
10
101
74
27
45
66
100
11
EEG 异常例数
15
30
24
31
34
11
28
17
合计
25
131
98
58
79
77
128
28
 
①FC 患儿体温较低时,EEG 异常率较高
②减少长期的反复发生的 FC 对 EP 的预防有一定的价值
③若二周后 EEG 检查仍然异常,则需进一步治疗以避免 FC 可能移行为 EP
④FC 患儿年龄较大,EEG 异常率较低
Ⅱ.下图为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据图可知钠钾泵的生理功能除了与钠、钾离子结合并运输以外还具有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为探究生物制剂 Q 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研究者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 Q+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每组所加心肌细胞数量相同。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生物制剂 Q 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为检测生物制剂 Q 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否有影响,上述实验还应该增加丁组实验,请按照上述格式书写丁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