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化学
题干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
3
COCH
3
+Br
2
CH
3
COCH
2
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
2
)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
-
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
3
COCH
3
HCl
Br
2
①
0.80
0.20
0.001 0
290
②
1.60
0.20
0.001 0
145
③
0.80
0.40
0.001 0
145
④
0.80
0.20
0.002 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
3
COCH
3
),v(Br
2
)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
2
)相等
C.增大c(HCl),v(Br
2
)增大
D.增大c(Br
2
),v(Br
2
)增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2 10:4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乙酸甲酯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
COOCH
3
(l) +C
6
H
13
OH (l)
CH
3
COOC
6
H
13
(l) +CH
3
OH(l)
反应开始时,己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投料,测得 348 K、343 K 两个温度下乙酸甲酯转化率(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醇解反应的ΔH > 0
B.反应速率:v(x)> v(y)
C.343K时,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x=2.25
D.348K时,初始投料
分别按 1:1和2:1进行,Kx 相同
同类题2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图①表示向20 mL 0.1 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醋酸,溶液导电性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图③中曲线表示反应3A(g) + B(g)
2C(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D.据图④,若要除去CuSO
4
溶液中的Fe
3
+
,可加入NaOH溶液至pH在4左右
同类题3
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升高温度
B.滴加少量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同类题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AgCl、AgI的溶解度大小
向2mL、0.1mol•L
-1
AgNO
3
溶液滴加2滴0.1mol•L
-1
NaCl溶液,继续再滴加2滴0.1mol•L
-l
NaI溶液
B
研究酸碱性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向两份5mL、0.1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3mol•L
-1
硫酸和5滴6mol•L
-1
的NaOH溶液
C
对比硫酸溶液、唾液对淀粉水解催化效果
同温时,分别向两份加有2滴碘水的淀粉稀溶液中加入1mL唾液和1mL稀硫酸
D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分别向两份2mL等浓度的醋酸、硼酸溶液中加入1mL等浓度的NaHCO
3
溶液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