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物理
题干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加,光电流会一直增加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仅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还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有关
D.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0 01:2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内部的复杂性
B.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
同类题2
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组
次
入射光子的能量/eV
相对光强
光电流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V
甲
1
2
3
4.0
4.0
4.0
弱
中
强
29
43
60
1.2
1.2
1.2
乙
4
5
6
6.0
6.0
6.0
弱
中
强
27
40
55
2.9
2.9
2.9
A.甲、乙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同
B.甲组实验所采用的入射光波长更长
C.甲组实验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2.2 eV
D.乙组实验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同类题3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4
近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多个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1905年提出的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钠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为
,若改用波长
的光照射钠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同类题5
物理学家密立根以精湛的技术测量了光电效应中的几个重要物理量。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实验,用不同频率的色光分别照射钠、钾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若钠、钾金属的遏止电压
U
c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
U
c
–ν
图象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已知钠的逸出功是2.29 eV,钾的逸出功是2.25 eV,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近代物理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规律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