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给亲友的诗。当时诗人在巴蜀,对方在长安,所以说是“寄北”。
B.首句两个“期”字连用,一问一答,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C.“涨”字富有动态美,以虚写之景寄托深切的感情,婉转自然而又清新别致。
D.诗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不同的时空交替在一起,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小题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美好心愿?请简要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3-05 12:4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小题2】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
同类题2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这首诗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封普通的家书。第一句中“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苦涩与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感。
【小题2】第二句与第四句的映照,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关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表露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亲友的思念。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B.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虽能表达思君的深情,但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这样写显得有点累赘。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小题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同类题4
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这首诗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觉得有何作用?请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知识点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李商隐(813-858)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