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物理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9 05:0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成员研究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随照射光频率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乙为实验得到的遏止电压随照射光频率变化的关系图象,电子的电荷量
e
=1.6×10
-
19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
B.由图乙得普朗克常量为6.4×10
-
33
J·s
C.由图乙可知,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0×10
14
Hz
D.当照射光的频率为17.5×10
14
Hz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2×10
-
19
J
同类题2
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a、b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色光a比单色光b的频率高
B.由水射向空气,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在水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如果b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同类题3
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
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
n
=4能级向
n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A.改用从
n
=4能级向
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B.改用从
n
=3能级向
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C.改用从
n
=4能级向
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同类题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
n
=2能级
B.大量处于
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
n
=3能级跃迁到
n
=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
n
=4能级跃迁到
n
=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
n
=4能级跃迁到
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
同类题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只要入射光频率超过金属的截止频率,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D.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
相关知识点
近代物理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规律
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