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物理
题干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量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C.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04:5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金属受到频率为
=7.0×10
14
Hz的紫光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0.69eV,当受到频率为
=11.8×10
14
Hz的紫外线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2.69eV。求:
(1)普朗克常量;
(2)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同类题2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l)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B.图(2)中若改用绿光照射,验电器金属箱一定不会张开
C.图(3)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最多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图(4)若原子核C、B能结合成A时会有质量亏损,要释放能量
同类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B.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可以再分
D.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结构“枣糕模型”
同类题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中子
B.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C.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如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是
衰变方程
同类题5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电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β射线也可能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于金属中自由电子
D.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相关知识点
近代物理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规律
玻尔原子理论及其局限性
基态、激发态、跃迁、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