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必须用上“圣人”、“魔鬼”这两个词,不能超过二十个字)(5分)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里的一位清纯质朴有着美好声誉的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后来,画家觉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那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12-27 02:49: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电子大脑解读人脑
科学家在7000名志愿者的协助下,联合研制成功了“电子大脑”。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人脑图”。设计者说,这是一项未来技术,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最复杂的“机器”的工作原理。
美国洛杉矶大学神经细胞扫描实验主任阿图尔•托加说,学者们的目标是绘制一张既含有人脑结构信息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确定不同人大脑结构的差异程度。这将有助于诊断哪些情况可能是病态,哪些现象是正常的。托加博士说,新发明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疾病的根源。为此,他们只需把患者的脑部扫描图和人造“大脑图”进行一下比较,“人脑图”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基因绘制而成的。在各国学者的帮助下,托加对7000个健康人进行脑部扫描后,总结得到了所有信息。
人造脑将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图象是立体的,清晰明了,可以把感兴趣的地方多倍放大。如果有疑问,点击一下“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任何一位医生都可以使用。如有电脑,只要接入因特网就可以了。英国皇家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的德里克•希尔博士认为:“动感人脑图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以前遇到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只能依靠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而现在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这对诊断精神疾病极为重要。”大不列颠医学研究事业管理委员会的乔•哈伊纳尔教授说:“这项设计对那些用普通手段无法诊断的病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而这项发明不只是对病人来说很重要。此项研究项目的参与者,生物学博士、美籍俄罗斯人阿尔缅•加斯帕良说:“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2008年以后才会得出具体的结果。但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期限。因为迄今为止,对于人脑这一人体中最让人迷惑的‘机器’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今天,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用的最‘直观的教材’是一个60岁法国女人的脑。而每个人的身体各不相同,这样的标本并不能作为整个人类的范例。”
加斯帕良说,这项计划完成时,人们将看到一幅三维人脑图,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尽显其上,每一个在线的因特网用户都可以观看。届时生物学家将根据年龄、性别、基因绘制专门的图表。他还指出:“此前的研究表明,人脑中灰质的多少往往是由遗传决定的,而非年龄和性别。但这些问题仍是个谜。我们知道,一些‘大头脑’有时会遗传,但谁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遗传的。新发明将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同时我们将搞清楚做梦等边缘意识状态的机制,了解潜意识的奥秘。”
【小题1】对“电子大脑”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大脑是一一项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这一最复杂的 “机器”的工作原理的未来技术。
B.电子大脑是一张绘制的含有人脑结构信息,反映其工作原理并能确定不同人脑结构差异程度的示意图。
C.电子大脑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脑部扫描后总结获得的所有信息而研制成功的人脑图。
D.电子大脑是指能再现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电子化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的三维人造脑。
【小题2】下列表述不属于新发明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理由的一项是(   )
A.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病的根源。
B.点击“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
C.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
D.将帮助解开“大头脑”的遗传之谜。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加利用所占有的信息绘制大脑图,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大脑图。
B.利用电子大脑完全可以诊断用普通手段无法确诊的疾病。
C.电子大脑的研制工作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但前景十分令人鼓舞。
D.新发明将有许多特异功能,但用电子大脑帮助人类解读人的大部分意识活动目前还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南游集》序

叶燮

①诗文一道,在儒者为末务①。诗以适性情,文以辞达意,如是已矣。初未尝争工拙(优劣)于尺寸铢两间,故论者未可以诗文之工拙而定其人之品,亦未可以其人之品而定其诗文之工拙也。

②然余历观古今数千百年来所传之诗与文,与其人未有不同出于一者。得其一,即可以知其二矣。即以诗论,观李青莲之诗,而其人之胸怀旷达、出尘之概,不爽如是也;观杜少陵之诗,而其人之忠爱悲悯、一饭不忘②,不爽如是也。其他巨者,如韩退之、欧阳永叔、苏子瞻诸人,无不文如其诗,诗如其文。诗与文如其人。盖是其人斯能为其言,为其言斯能有其品,人品之差等不同,而诗文之差等即在,可握券取也。近代间有巨子,诗文与人判然为二者,然亦仅见,非恒理耳。余尝操此以求友。得其友,及观其诗与文,无不合也。又尝操此以称诗与文。诵其诗与文,及验其人其品,无不合也。信乎!诗文一道,根乎性而发为言,本诸内者表乎外,不可以矫饰,而工与拙亦因之见矣。

③康熙乙丑,余于岭南遇夏子宁枚。夏子与余同乡,尝闻其名矣。相遇万里外,既又方舟③于浈江道中者浃旬。夏子盖端人也。夏子行年五十,为衣食驰逐炎瘴中,时见其牢落不平之慨,然温然盎然之容故在。夏子尽发其诗文与余观之。诗言情而不诡于正,可以怨者也;文折衷理道而议论有根柢,仁人之言也。人与诗文如出乎一。余盖快然于其合也矣。

(选自《己畦文集》卷八,有删节)

注:①末务:次要的事。②一饭不忘:指杜甫虽流落饥寒,终身不用,但一饭未尝忘君国。③方舟:船并行。

【小题1】文章中的“李青莲”指的是诗人   (人名)
【小题2】下列对第②段“余尝操此以求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曾经拿着它去寻找朋友。
B.我曾用这个标准去寻找朋友。
C.我曾用这个标准去寻找他的朋友。
D.我曾用这个规律去研究他的朋友。
【小题3】阅读文章第②段,概述造成诗文“工”与“拙”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文末说:“余盖快然于其合也矣。”简析其中“合”的内含。
【小题5】结合本文,谈谈在杜甫的诗《登楼》中,怎样体现了他“忠爱悲悯、一饭不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