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非典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B.美国鹰派政客太冒进,急于坐那把霸主交椅,大多数国家侧目而视
C.小巨人姚明身高220厘米,即使到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出类拔萃的。
D.你所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让我不可理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12-20 05:09: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5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表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这充分表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能量。

“地球卫士奖”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从过去“以砍养家”到现在“以砍养树”,塞罕坝形成良性循环发展链条,折射出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生动变化:人们已逐渐开始习惯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摘编自2017-12-07新华网)

材料二: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11年,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瞭望。”刘军说。2006年,在做了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9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瞭望员。这看似一份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他俩一天,96次瞭望,一年,28000多次。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齐淑艳说,“像如果林子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一有火情,我们立马就向林场汇报。”

(摘编自央视网2017-09-03)

材料三:

①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②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③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 ④强大的精神力量。塞罕坝林场的巨大成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摘编自2017年第17期《求是》)

材料四:

特点:氢气燃料、风力发电

芝加哥市长理查德·达利从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带头植树,为芝加哥创造了50万棵新树的环保纪录。2001年,芝加哥大规模推行的通过“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以节省能源的举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为芝加哥市政府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市政府还将位于市中心的机场改建为公园,并在千禧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万辆自行车的“车站”。芝加哥也是全美第一座安装氢气燃料站的城市。风力发电也是这座“风之城”最可利用的能源之一。

(央视网旅游频道《让身心自由呼吸,全球最干净整洁的10大城市》)

(注)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最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可至零下43.3℃。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1949年前,塞早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罕坝林场的获奖,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国际认可。
B.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将简单的工作重复到极致。
C.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就是明证。
D.绿色出行、利用氢气燃料、风能等是目前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科技创新等多方向的革命性变革。
B.刘军、齐淑艳大妇工作生活融合为一,矢志创新坚守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塞罕坝能够育林护林成功的重要原因。
C.由上述材料看,环保主要是种树,因为树能够改变天空,改变环境,带来生态文明,造就青山绿水。
D.塞罕坝林场由过去的掠夺性采伐、无节制农牧活动,到现在的“以砍养树”,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E.塞罕坝和芝加哥的做法都体现出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对科技探索的结果。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给塞罕坝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唤醒文物的青春

李思辉

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博物馆负责人称,表情包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此举让大家更了解文物。

该馆推出文物表情包,把严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画风,深受网民喜爱。这种看似“不着调”的搭配,实则非常用心,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

在世俗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中西方美学中,“冲突美”都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

“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戏谑不羁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除却了前者的腐朽呆板之气,赋予了后者传统文化之魂,二者在强烈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这是“文物表情包”没有明显违和感,被赞“魔性十足”的直接原因。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无的放矢。相反,它必须谨慎着手、小心为之。精心推敲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确保二者实现顺畅融合,避免不搭调。拿捏好尺度,防止戏谑太过对文物的严肃性造成亵渎,产生违和感。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百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

正如专家所言,让文物活起来,既要面对博物馆自身,不断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以合适的方式把历史久远的书画古玩、瓶瓶罐罐,从尘封中请出来,唤醒文物的青春,为人们所喜所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物表情包是严肃和娱乐的“混搭气”这种别致的画风深受广大网民喜爱。
B.文物表情包体现出的“冲突美”,在许多经典的戏剧、小说当中都有存在。
C.文物表情包虽然完全不是文艺创作,但其创意设计也要遵从审美客观规律。
D.文物表情包让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同时也使之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概述文物表情包在网络走红的现象,引出了下文对其原因的分析。
B.文章将东西方文艺作品进行对比,表明冲突美在文艺创作中是广泛存在的。
C.文中列举网上走红的纸胶带、动态图片等,印证了冲突美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
D.最后认为从挖掘文化内涵和创新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可让文物更好活起来。
【小题3】进行“文物表情包”这类文化创意活动,应有哪些注意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