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须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 (高尔斯华绥《品质》)
【赏析】这段文字不仅写出了老鞋匠独特的外貌特征,也揭示出他长期从事的制鞋工作对他内在精神的影响,表明了他认真、执着、不擅交际的性格特点。
B.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雨果《巴黎圣母院》)
【赏析】“责怪”是怪姑娘不信任他,不该拒绝他真诚的感谢;“悲哀”是为自己曾伤害过这个姑娘而自责。爱斯梅拉达的行为唤醒了伽西莫多善的本性。
C.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曹禺《雷雨》)
【赏析】两个“此地”含义不同。侍萍说“此地”的潜台词是“就在你的面前”。
D.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曹雪芹《红楼梦》)
【赏析】王熙凤一连串的问话既体现了她对黛玉的真诚关怀,同时又博得了贾母的欢心,表现出她机灵的性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08 06:1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公亭记

(宋)曾巩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①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注)①茇:在草间住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己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B.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己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C.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己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D.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己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种观点。
B.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富者居住闾左,贫者居于闾右。文中指里巷的大门。
C.从事,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名目种类较多,如文有文学从事,武有都督从事等。
D.司农,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汉朝为九卿之一,掌管钱谷之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言君子对己的要求,列出世人显扬君子的做法,提出了有别于诸子百家的主张。
B.随州人为了纪念尹公,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尹公之亭”。
C.尹公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是一个“自得”之人。
D.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尹公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精神,叙述了重建尹公亭的深远意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2)始因其故基,増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