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已 ②物或
行者有志 ④其死也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16 10:35: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苏轼的《赤壁赋》,完成下面小题。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愀然,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劝请
B.于是饮酒乐甚,舷而歌之 扣:敲击
C.寄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 渺:渺小
D.苏子揪然,襟危坐而间客曰 正:整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物与我皆无尽也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B.①月出东山之上 ②冰,水为之,而寒
C.①苟非吾所有 ②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
D.①自其不变者观之 ②吾尝终日思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展示了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抒发了喜悦之情。
B.第二段承接上文景色描摹,写作者的歌声与客人的箫声,苏子饮酒放歌,客人倚歌而和,营造了主客之间箫歌互答,其乐融融的境界。
C.第四段作者以明月,江水来阐释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作者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D.全文因景生情,借景喻理,将画意,诗情,理趣熔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小题4】请将下面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5】第(3)段中“客”用对比的方式抒发了“悲”,请问”客”的“悲”由哪三个方面的原因构成?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克伤于失,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左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注:①师:指晋师。因救鲁、卫而伐齐。②赋:兵士。③诘朝:明天一早。④舆:众多。⑤张侯:即上文的“解张”。⑥殿:镇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以:带领
B.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淹:长驻
C.师陈于鞍 陈:摆开阵势
D.不介马而驰之     介马:给马披甲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至于靡笄之下
②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③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④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A.“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也相同
B.“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不同
C.“至”和“及”不同,“若”和“苟”也不同
D.“至”和“及”不同,“若”和“苟”相同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请见:外交辞令,是“请战”的委婉说法。
B.癸酉,师陈于鞍。 癸酉:干支之一,用来记日,指壬申的后一天。
C.克伤于矢……    克:晋军的主帅,在战车上位置居左。
D.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吾子:对克的敬称。
【小题4】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A.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B.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C.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D.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小题5】下面两句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寡君不忍  ②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A.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B.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饭。
C.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D.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早饭。
【小题6】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A.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B.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C.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D.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小题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  ②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③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④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8】下面对“齐师败绩”、晋军获胜的原因作了简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自恃强大,草率进攻;晋军兵强马壮,将士奋勇。
B.齐师骄傲狂妄,麻痹轻敌;晋军上下一致,团结奋战。
C.齐侯缺乏谋略,用兵不善;晋师奋不顾身,指挥得当。
D.齐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晋帅忠于王事,奋不顾身。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文正公祠堂记

沈德潜

人当穷时,必有固穷之节与兼善者天下之志,而不以富贵贫贱、荣辱得丧一毫蒂芥于心。夫然后可以,可以出,可以历颠跌顿踣之境,而建不世之大功。即至没世以后,俎豆尸祝于名山,而其名不敝于天壤。无他,所守者坚,所操者有本也。

范文正公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观其之南都,入学舍,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扫室诵读,隐然抱“一夫不获时予之辜”之志。故其出也,自秘阁校理以迄参知政事,总离不于先忧后乐,尧舜君民之素心,凡他人之所重,远莫胜者,皆公所取诸其怀者也。窃尝综其生平之遭际计之,无往而非足以催挫其志,而挠败其功者。伏阁争郭后之废,坐贬斥;触吕夷简怒,高若讷辈僭毁之,再贬斥;以祸福顺逆之故擅复元昊书,辄贬斥。即至罢政府,为陕西四路安抚时,言者以言中公,而有司奏罢公前所施行之事。究其设施,未尽公之大用矣。然历台谏,则功在极言;任州郡,则功在抚;镇边境,则能寒西人之胆;官枢密,参大政,则能课实效,减任子,兴学校,以革弊于久安,而兴起德行之士。迄今奏议勋业,彪炳史书,虽山林妇竖,无不知文正公之忠义者。惟其立志于困厄之时,经百变而未尝少为屈抑也。

昔诸葛忠武淡泊宁静,自定其志于畎亩之中,卒能跨有荆、益,业分鼎足,危难受托,不惧不疑,为三代以后之王佐。若文正公者,其忠武之流亚与?且讲明正学,延安定胡先生为教授,而以《中庸》授横梁张子。其于理学,能开先矣。宜百世以下,奉祀日隆。而圣祖仁皇帝命从祀庙廷,位列欧阳子之右,凡以见功业之所从出也。呜呼!隐居求志,斯能行义达道;士之身处草茅而以天下国家为量者,尚以文正公为师法哉

公本吴人,又尝出典乡郡,有功于吴。故祠堂在吴县天平山之阳,依公祖墓也。壬子夏五,议修故祠,桐城张公命作文正公祠堂碑记,因特其大节之不朽者著于石。

(选自《归愚文钞》卷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夫然后可以,可以出 处:相处
B.言者以言中公     危:正直
C.任州郡,则功在抚 辑:和睦
D.因特其大节之不朽者著于石 揭:揭示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正公读书时便以天下为已任,别人都难以忍受学舍的起居饮食条件,他却能安心读书。
B.范文正公官居朝廷中枢时,采取多种措施革除承平日久产生的弊端,并提拔使用有德行的士人。
C.范文正公仕途坎坷,但取得了彪炳史书的功业,忠义之名妇孺皆知,对于理学,他也是开启先河的人物。
D.圣祖仁皇帝将范文正公供奉在庙廷,位次仅在欧阳修之下,可见他的德行和功业对后世影响甚巨。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尝综其生平之遭际计之,无往而非足以摧挫其志,而挠败其功者。
(2)隐居求志,斯能行义达道;士之身处草茅而以天下国家为量者,尚以文正公为师法哉。
【小题4】范文正公“不朽之大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