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印度)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每年10月13日,芬兰人都要欢度“国际失败日”,鼓励全世界人民“自曝已短”,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摆脱对于失败的恐惧。官网上甚至列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失败指南”,教人们如何“失败”,这个以“成功”著称的国家,竟致力于把“失败教育”渗透到芬兰人的日常生活中。只有经历了试错的过程,才能快速地成长,最终成就能力之外的事情。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从不尝试新事物的人,才能永远不犯错。”可以说,没有失败,就没有学习,更没有创新。
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有人说,诗,之所以优美,是国为诗可以指引我们走向远方;但也有人反诘道,诗,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帮我解决,又如何带我走到远方?
新学期第一天的早餐后,某中学的老师发现,全班45名学生中有39名早餐盒里都剩下了完好的熟鸡蛋。如果这些鸡蛋不吃,将被当作垃圾处理。老师询问其中的原因,学生的回答竟是:因为我们不会剥鸡蛋,家长没有教我们剥过!这让老师深感震惊。震惊之余,老师将它们全都收集起来分发给学生,并将这节语文课改成了“鸡蛋了解课”。事后,老师将这件事写成一篇文章,发布在网上,这件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