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白天鹅的记忆
从维熙
来到南方,是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有个白天鹅宾馆的缘故?头一夜,我就梦见了我曾见过的四只白天鹅。
1964年,我在一个农场劳动改造,第一次见到那天性驯良、美如天使的水禽动物,是在劳改大队部的葡萄架下。我隔着铁丝网,神往地望着白天鹅那一身洁白的羽翼,心里不禁自问:蓝天才是它的故乡,江河湖泊才是它们诗的天堂,它们到这儿来干什么?还摆出一副悠然自得、闲庭信步的架势!
飞吧!我的天使!这儿是囚笼,不该是你漫步的地方;露珠闪光,水草萋迷的青青河畔,那儿有你的群落,有你的家族,为什么你要眷恋这个鬼地方呢?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这两只天鹅是被主人剪去了一圈欲飞的翅膀。它们来自天茫茫的东北大草甸子——兴凯湖,那儿的劳改农场时,把它们“姊妹俩”也装进囚笼,像携带仆从眷属那般,把它们迁移到这个地盘上来了。
使我忧伤的是,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它们天性中的善良,被岁月的流光啮食掉了,使这天使般的两姊妹,只剩下天鹅的形态与仪表。有一次,我到劳改队办公室去请示什么事情,当我穿过葡萄架时,那“两姊妹”竟然拍打着仅存的短短翅膀,对我发动了突然袭击。
一只对我嘎嘎狂叫,神态犹如家狗般凶厉。
一只用嘴叼住我褴褛的长袖,撕扯下我袖口的一缕布条。
我挣扎着,我奔跑着,待我逃出葡萄架,惊魂初定之后,留给我的是满腹的狐疑。
“这还是天鹅吗?”
“这是两条腿的狗。”
“这不是黑狗、灰狗、黄狗。”
“这是被异化了长翅膀的白狗!”
5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个青年作家的时候,我去过东北三江草原。一个猎人告诉我,他从不捕杀白天鹅。他说此种鸟类不仅羽毛洁白如雪,还有代其他鸟类孵化雏鸟的本能。有的“娘”把娃生下后,一扑棱翅膀飞了。白天鹅则扮演“娘”的角色,把其他鸟类家族的后代孵化出来。群居草原和与囚徒为伍的白天鹅,反差如此之大,简直令人吃惊。
仔细想想,似乎从中发现了一点道理。地壳喷出炽热的岩浆可以造出,磨盘眼里流出的粮食可以碾成粉面;美丽的天使安琪儿,在评价驯化豢养以及囚徒们的挑逗凌辱之下,就不能改变它那善良的灵魂吗?它最初是出于生存本能的反抗,久而久之就把人类视若顽敌,见了脖子上驮着脑袋的人,就首先对其进行袭击!
大约过了年把光景,一群白天鹅在春日北返,它们在天空中发现了两个同族,便久久在天空徘徊不去。徘徊良久之后,终于有两只飞落下来,大概是想来叙叙手足之情。但它们刚刚落地,两只在囚笼旁生活的天鹅,就凶神一般,与看望它们来的两只天鹅,摆出战斗架式。来的两只白天鹅历经惊愕之后,终于起飞了。但这时猎枪响了,这对来探望家族兄弟的美丽天使,双双从天空中坠落下来!
枪声惊醒了我的梦,于是我想起了文学的使命。
善与恶。
生与死。
以及善恶生死之间的扭曲变形,或许这些都是我应当涉猎的文学领域。
【小题1】作者梦见四只白天鹅的缘由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这对来探望家族兄弟的美丽天使”中,“兄弟”一词是不是作者笔误?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反差如此之大”中,“反差”具体所指是什么?造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题4】加双画线的句子“枪声惊醒了我的梦,于是我想起了文学的使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2-28 10:3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币委质事楚     厚币:丰厚的礼物。
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
C.系心怀王,不忘欲 反:违反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治国:治理得好的国家
【小题2】以下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B.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C.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小题3】下列对于文章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仪采取连横之策,用商於的土地为诱饵,欺骗楚国断绝与齐国的关系。
B.怀王听信子兰等人不听屈原的劝告,终于遭致身死异乡的悲剧。
C.屈原劝楚怀王应该杀掉张仪,等怀王醒悟,已经来不及了。
D.楚王听从了屈原的建议,出兵讨伐出尔反尔的秦国,结果大败而归。
【小题4】请将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