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和思想统一于中央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C.消除了诸侯王国的分裂割据势力
D.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2 07:4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采用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同类题2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三司”
同类题3
下侧《汉代讲经图》为东汉画像砖的拓片摹本,反映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场景。当时学校所讲的“经”主要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学说
C.道家理论
D.佛教观点
同类题4
人不断被“发现”,人之为人不断被关怀,是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被编排在礼仪秩序里,他的身份可以是某个人的亲人、朋友、君臣、师生,礼制唯独没有安排他作为自己应当怎样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人生而为洗脱原罪,在教会规定的一系列繁文缛节中祈求与上帝契合,禁欲、苦修,将一切节省下来奉献给上帝。
材料二 贝亚特丽丝是但丁青年时期的梦中情人,可惜过早病逝。她是银行家的女儿,生活里受到贵族和教会阶层轻视。但丁在《神曲》中将其复活,二人在天堂门口相遇。这位世俗美女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成为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神曲》一经面世,贝亚特丽丝的形象感动了当时众多的平民读者。
材料三 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痛斥古代社会逼迫女性节烈的陋习,“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节烈不仅是对人性的戕害,更是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西欧,人的社会标准分别由什么学说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学说因何成为该时期的统治学说?
(2)材料二中,贝亚特丽丝的文学形象满足了人的什么需求?贝亚特丽丝的文学形象折射出文艺复兴哪些内容?
(3)材料三中,鲁迅批判节烈观的依据,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女性在近代中国地位的变化。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提高“人之为人不断被关怀”的程度。
同类题5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相关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