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望峡谷

周涛

①这里就是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在峡谷的大拐弯处,怒江水像一大群正在参加世界杯赛的摩托车选手似的,优美而惊险地作弯道侧压,把箭一般直射的速度拧弯——而且拧得这样漂亮,大概只有怒江。

②可是这里有什么呢?傈僳族山寨所坐落的这段山腰,打个比方吧,就像一个住高楼的人家一打开门,前面就是一个没有栏杆的阳台。不比阳台宽,只需两步就会滚下山腰跌进大峡谷,而怒江,就日夜不停地汹涌地在下面等着。鸡和小孩正在这没栏杆的“阳台”上跑来跑去,狗待在更安全的地方叫着。黑黝黝的木楼,一楼住着猪和牛以及他们的粪便和臭气;二楼住着傈僳族的人们。远处更高的山坡上,就势辟出一块块种包谷的地,大的有半个篮球场,小的也就是个三秒区,你很难相信这些巴掌大的陡坡,就养活着傈僳人的身家性命。

③居高而临下,傈傈人世世代代正是这样生活的,生活在数百米的陡坡上,悬在空中,守望着这座巨大的空寂的仅次于科罗拉多的大峡谷。

这就像是一座空剧场,剧中人坐在包厢里,看着本该自己去演出的剧目,没有观众。演出者观看一出不可能开场的戏,那么他(她)们守望和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呢?

⑤这时,大美人出现了——她的狗正狂吠时,木楼的一角处出现了她。她仅仅用手势便制止了那凶猛的狗,然后对我们歉意地嫣然一笑。她衣衫褴褛,而且还带了一顶旧式布军帽。她的身上几乎是布满了孩子——手里牵着一个,胸前奶着一个,背后系着一个。但是正是在这样一个被贫困、落后、蒙昧紧紧围困着的女体上,掩饰不住的光芒似的闪出了美的力量。

⑥只需一眼,你便可以认定她是美的。

⑦然后当你坐进她一贫如洗的家里,面对唯一的木床和火塘里的灰烬,你望着她和她的孩子,语言不通,眼睛黑亮。她非常自然和安详,仿佛这一切都属于她而其实并不属于她,他似乎属于别一世界,这些都是借来的,暂时的。

⑧她很少说话,只是有时微微一笑。但是你能感到她对一切都是理解的,完全懂得,因为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流露出坦然的端庄和自然。她那最大的小女孩只有五岁,躲在她身后,小女孩好奇而害怕,她轻声地对她耳语,鼓励她。

⑨我们既不是出于怜悯也不是降低标准,应该承认,她的确是天生丽质。关于这一点,我们同行的三位分别来自广州、北京、成都的年轻女作家都承认,虽然她们也各具风采,而且穿戴得光彩照人,但是她们说“思蜜纽才是天生丽质。”

⑩思蜜纽就是她的名字,她二十三岁已经生了三个孩子。

⑪最大的那个女孩叫胡蜜花,五岁,睁着一双新奇略带恐慌的大眼睛。那眼睛,即使在最昏暗的角落里也能发出光亮!这小姑娘正是她母亲的原型,对照着一看,你就明白血统中的美丽是怎么承袭的,美这种价值连城而又无法购买的品质是怎样对一些人高度吝啬却在另一些不太需要它的地方默默浪费着……胡蜜花真是可爱得令人辛酸呀。

⑫我想开玩笑,但是我知道我开的玩笑是真的愿望。我说,把这个小姑娘带走吧,我们给她一个全新的世界!用最好的文化教育她,让她隔两年换一座城市,领略整个中国的风土和文明,像栽培一棵好树苗那样,像科学家进行某种试验那样,胡蜜花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⑬我们就这么作着“解救”胡蜜花的白日梦,完全不着边际,一厢情愿,但却兴高采烈跟真的一样,胡蜜花呢?睁着一双大眼睛惊奇地望着我们,有时也跟着笑起来,笑得很好看。她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但她知道我们说的事情跟她似乎有关,她专注地听着,但不明白。

⑭不知谁说了一句“她妈妈才不会让人把她从身边带走呢,别说北京,华盛顿也不行!”这是一句老实话,我们看思蜜纽,思蜜纽浅浅地笑着。她懂,但她乐意让我们高兴一会儿,什么也不说。

⑮但我想,这仅仅是一群异想天开的作家们开玩笑吗?

⑯这里面难道没有含着人们对命运如此残酷的不公所抱的不平和妄图改变这些而激起的幻想么?当肥胖的痴呆儿在北京街上撒娇,聪明可爱的胡蜜花正用她天然纯洁的眼睛——守望峡谷。她注定将守望一生,面对这空茫寂静的一座大屏障。

⑰更深刻的疑问恰恰在这里:难道我们的遐想一旦可以成立,小姑娘胡蜜花的一生就会是幸福的么?这一切是我们可以给予和保证的吗?

⑱那么,我们本身是幸福的吗?

⑲我们面面相觑,胆寒彻骨。

【小题1】文章开头两段写傈傈族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这样写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小题2】品味第④节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3】思蜜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小题4】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她们”是美丽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6 04:5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发现延缓人类细胞老化的方法,即通过修补基因物质,为老化的细胞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这是分子基因学领域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它将为治疗癌症及与老化有关的疾病带来希望。
主持这项研究的得克萨斯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莱特说,他的研究小组已经证明,至少在细胞分子层次上,人类可以中止老化过程,但这并不等于人能长生不老。就像给一部旧车换上新引擎,虽不能让车子永远不坏,但却会跑得更长久。他说:“我们可以把患者的细胞取出,予以活化,作必要修补,再将其注回患者身体,以治疗基因性和其他各种疾病。”
这个研究小组发现,生殖细胞产生的酵素可使端粒(细胞染色体端的着丝点)重新生长,而一般细胞无法分泌这种酵素。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使端粒受到耗损,变得愈来愈短,老化与这种耗损有关。该小组以人体皮肤、视网膜、动脉内层的细胞做实验,这种酵素能使端粒再生出来,而不像一般细胞那样逐渐停止分裂,以致死亡。
发现人类细胞老化原因的旧金山加州大学解剖学教授汉夫林力克说:“在医药及细胞工程学方面,染色体端粒基因酵素可能有许多重要用途。”
【小题1】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掉老化的细胞,可以中止人类老化过程,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
B.除掉老化的细胞,虽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能使人延年益寿。
C.对患病细胞的“活化”和“修补”,虽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能使人延年益寿。
D.对患病细胞的“活化”和“修补”,可以中止人类老化过程,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
【小题2】从第三段看,下列有关端粒、酵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刺激端粒生长的酵素,是由生殖细胞分泌出来的,而一般细胞无法分泌这种酵素。
B.能促使端粒反复再生的酵素,不会像细胞那样逐渐停止分裂以致死亡。
C.细胞的每次分裂都耗损了端粒,这是导致人体老化的原因之一。
D.通过人体细胞实验证明,生殖细胞产生的酵素具有促使端粒再生的特殊作用。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修补基因物质.为老化的细胞注入新的活力,延长细胞的寿命,这属于分子基因学领域研究的课题。
B.这项研究工作如果成功,将为治疗癌症及与老化有关的疾病带来希望,在分子基因学领域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细胞老化与端粒受损有关。端粒变得愈来愈短,是细胞每次分裂对其造成耗损的结果。
D.汉夫林力克教授发现了人类细胞老化的原因,并指出染色体端粒基因酵素将在医药及细胞工程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用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地.系统地.全力以赴地学习的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首先要重视本国语言的学习。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不要写错别字,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能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不要读白话《史记》或《论语》今译之类的书,不是那些书不好,而是中文系学生应掌握好古汉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还有,也许已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了,但是我还要讲,那就是中文系学生应当学毛笔字,还要识别繁体字。以上所说,对别人可能是苛求,而对中文系学生而言,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

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

——《富有的是精神》

【小题1】请结合第一段说说“应急”与“学习”的区别。
【小题2】说说你对“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的理解。
【小题3】要想达到“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的境界,需要怎样历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哪怕选择纸质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实体书店仍有网上书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卖书,实体书店还可为人们提供休闲、社交以及知识交流传播等生活乐趣。我们看到,新开的大型实体书店多数进驻购物中心、大商场这些人群密集场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雅致的阅读空间,也提高了商场的人文气质。许多商场都给书店开出了免除场地租金的优惠条件,他们看中的就是实体书店的高附加价值。

政策扶持与鼓励,也是实体书店行业整体回暖的重要原因。日前,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还明确视规,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

实体书店的回归,并非简单重复过去的经营模式,而是在新的市场与政策环境中,找回了自我定位。实体书店存在的理由,不仅在于提供书籍与知识,还在于其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融入了都市生活的新场景。

(摘编自《实体书店不可替代:已渐融入生活新场景》,2016年7月13日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引入商业活动,增加多元体验,扭转了实体书店“明日黄花”的命运,也让不少人重燃对实体书店的兴趣,这固然可喜。但是,一些书店商业氛国浓厚、过度追求形象包装,力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个拍照的“景点”,却让书店真正的主角“书”,逐渐退居到次要的地位。

因为“书的在场”,实体书店蕴含着精神性和人文性,打开着人们的想象空间,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体验。而这样的文化内核正是一家书店的“灵魂”。今天,北京24小时开放的三联书店,深夜仍有人灯下展卷,可称是首都的一个精神地标。

当然,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书店仅靠卖书的利润可能难以覆盖不断上涨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所以我们并不苛求所有实体书店都只做书的生意,而是希望其在商业经营的同时,也能守住人文精神的根本。诚品书店的创办人吴清友曾经说过:“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今天实体书店的发展,可能正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文化自觉”;而我们这些走进书店的人,也应该更多地怀搞着一颗阅读的本心。因为书店的文化厚度,其实依赖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的厚度。

(摘编自《“书的空间”当有人文内核》,2017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期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纸质书实现了连续三年销售册数8%-10%的增长。据成都市文广新局统计,今年年初,成都市的实体书店已经达到了710家,而且还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如今,国营书店、大型连锁书店、独立书店,遍布成都的各大商圈和生活社区,24小时书店成为夜晚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目前书店的图书销售额占到营业额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咖啡和茶水的利润最高,基本能覆盖书店的所有支出。”琦竻不打烊书店的店主罗竻说,虽然书店刚开业半年名气不高,但目前还没有亏损,他打算带领书店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书店售卖的文创产品制作上更有创意,但盈利的重心仍然是饮品。

“关于独立书店的复苏,我们还不能太乐观,现实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罗竻表示,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全民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他相信未来的形势会越来越好,但由于目前国内图书价格偏低和网上书城打折促销活动盛行,对实体书店来说,盈利仍然是比较困难的。

(摘编自《国内书籍销量连续三年稳增10%,实体书店还好吗?》,2017年11月5日《成都晚报》)

【小题1】下列对目前实体书店发展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大量进驻购物中心、大商场等,成为人们休闲、社交以及知识交流传播的阅读空间。
B.《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实体书店将贯通城乡,建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C.一些实体书店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过分包装、商业气息过于浓厚等问题,使“书”的价值退居次要位置。
D.实体书店的发展不仅受到人们网络阅读习惯的影响,还受到国内图书价格和网上书城等因素的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目前,各类商场或购物中心允许实体书店进驻,是因为看到了实体书店能带来很多的经济利益。
B.实体书店的人文内核是它的精神性和人文性,因此,无论怎样改变经营模式,这种人文内核都不能丢。
C.当前,书店仅靠卖书的利润还不能负担其租金和人力成本,实体书店状况仍不容过于乐观。
D.我国纸质书的销售册数实现了连续三年增长,某些城市的实体书店数目也呈上涨趋势。
E.实体书店在经营上可引入商业活动,追求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需求。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才能使实体书店更好地发展下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己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己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己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