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
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後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
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
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於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彊,今即幸胜之,後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是之时/项箱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箱/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
B.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箱/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
C.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
D.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符,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铜铸虎形,中分为二,有事调遣,合符为证。 |
B.节,代表皇帝的身分,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
C.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在古代,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就泛指中国。 |
D.建元,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用来表示年份。一位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诸和摇是亲兄弟,皆因助汉灭楚有功而分别封为闽越王和东瓯王。 |
B.吴王濞让闽越跟从他反叛汉廷,闽越王没有听从,东瓯王却听从了。 |
C.建元三年,汉廷派兵赶走了围困东瓯的闽越军,东瓯举国迁往江淮一带。 |
D.余善杀了哥哥郢,得到了汉廷的原谅,使得闽越宗祠得享祭祀。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
(2)东祖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