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①,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选自《宋史·韩世忠传》,有副改。
注:①次爨(cuàn)炊具A.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
B.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
C.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
D.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岳飞,名飞,字鹏举。 |
B.朕,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如《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一句中的“朕”就指代屈原自己,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
C.擢,指提拔官职,古代用于提拨官职的词还有“迁、陆、拔、署、拜”等。 |
D.“风骚”在文学上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离骚》则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它们对后量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
A.韩世忠身材信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十八岁时,以距大勇敢应乡州招募,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
B.绍兴四年,韩世忠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进犯,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在江口大败金军,金兵惊慌溃逃,相互践踏,溺死者很多。 |
C.岳飞蒙受冤狱,满朝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他又抵制排斥和议,触怒秦桧之处尤其多。 |
D.韩世忠好义轻财,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罢去官职后,在家闲居共十年,淡然自如,晚年喜好佛教、老子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