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素留侯张良  秦王必喜而见臣
B.如今人为刀俎 急时,不及召下兵
C.故来告良    妇女无所
D.毋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愿举国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02 05:1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换心记

徐芳

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咿唔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翁闻益

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盖公恨进士辱己,意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次日,翁延侄饮为别。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业。”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颖大,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

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谓德慧,存乎疢①疾者也。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若能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则天下垂拱而治矣。”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

张山来曰: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则谓进士公为自换其心也可。

(取材于清·张潮的《虞初新志》)

(注释)①疢:chèn,热病,亦泛指病。②张山来:张潮,清代著名文学家。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翁闻益   恚:生气
B.师何忍某之归而死   就:接近
C.自是敏颖大   著:著名
D.愿更从师业   卒:完成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翁真乞矣   度我至军中,公
B.意扑杀之   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
C.欲去,无所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述夜来梦   不如善遇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对一项是
A.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B.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C.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D.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翁因为自己年幼的儿子愚笨,读书难见成效,便被人嘲笑为乞丐。
B.望子成才的太翁厚礼邀请同族一位饱学之士来教进士公读书。
C.太翁痛恨进士公不成器,有辱自己,竟意欲用大棒打死儿子。
D.重压之下,进士公梦到神人为自己“换心”,从此突然开悟。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
(2)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