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陈蕃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日:“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茶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二)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节选自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茶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一项是(    )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人有“名”有“字”,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如文中陈蕃对周缪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B.“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有时也指平调;文中陈蕃“出为豫章太守”指的是被贬官。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缪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蕃能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自是名节之士。
B.陈蕃识见卓异,颇有方略。他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逝,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4 05:0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对文中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C.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D.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D.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创作《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直接的抨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②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十三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援四千余人击之,至氐道县,羌在山上,授军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遂穷困,豪帅数十万户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于是陇右清静。

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尝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B.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C.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D.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泛指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公文、命令等。
B.羌,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汉代羌人分布广,部落多。参狼羌,是羌人的一支。
C.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诸曹,犹言各部,亦可借指各部的官员。
D.虎贲,官名。皇宫卫队将领。汉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至唐始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深受皇帝信任。皇帝西征隗嚣,将领们认为王师不同一般,不应深入险地。马援为皇帝分析西征形势,皇帝坚定信心,挥师进攻,得以大败隗嚣。
B.马援具有战略眼光。他认为破羌以西的城池大都完整牢固,易于坚守,那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水利灌溉通畅,战略地位重要,不能放弃。
C.马援作战成果显著。他抗击异族内侵,占据有利地形,夺取其水源草原,与其作战英勇果敢,迫使参狼羌逃到塞外,其余各部一万多人都投降。
D.马援善于治理地方。其施政注重总览大体,如果大族人家欺侮平民百姓,或者狡猾的羌人想聚众闹事,他作为当地太守,一定会亲自处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2)援辄曰:“此丞、缘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邀游。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肜字次孙,早孤,以至孝见称。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每贼过,见其尚幼而有志节,皆奇而哀之。
光武初拜肜为黄门侍郎,常在左右。以肜为偃师长。肜有权略,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
帝以肜为能,建武十七年,拜辽东太守。至则励兵马,广斥候。肜有勇力,能贯三万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数破走之。二十一年秋,鲜卑万余骑寇辽东,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首三千馀级。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二十五年,乃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异种满离、高句骊之属,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愿自效。抚夷狄以恩信,皆畏而爱之。
永平十二年,征为太仆。肜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既嘉其功,又美其清约,拜日,赐钱百万。
十六年,使肜以太仆将万余骑与南单于左贤王信伐北匈奴,期至涿邪山。信初有嫌于肜,行出高阙塞九百余里,得小山,乃妄言以为涿邪山。肜到不见虏而还,坐逗留畏懦下狱免。肜性沉毅内重,自恨见诈无功,出狱数日,欧血死,临终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既卒,其子逢上疏具陈遗言。帝雅重肜,方更任用,闻之大惊,召问逢疾状,嗟叹者良久焉。乌桓、鲜卑追思肜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
(节选自《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
B.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
C.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
D.时天下郡国尚未悉/平襄贲盗贼/白日公行/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政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办公,接任治事,多指政事言。这里指官员到地方上去视察和指导工作。
B.斥候,也作"斥堠",古代的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
C.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张衡传》中的“公车特征拜郎中”。
D.疏,指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这里是一种文体,古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肜以孝著称。他在天下大乱之际,仍然坚持守基,即使是贼人都被他的志向节操感动了。
B.祭肜有勇有谋。他经常身先士卒,在与鲜卑作战时以少胜多。他还能用恩惠信用来安抚夷狄。
C.祭肜清廉俭朴。他担任辽东太守将近三十年,衣服都不超过两套,因此被任命为太仆时,皇帝赏赐他一百万钱。
D.祭肜忧愤而死。他出征时遭欺骗,不见敌人而回,被朝廷判逗留畏敌而下狱免职,出狱几天后吐血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
(2)吾蒙囯厚,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
【小题5】课内文言语句翻译。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
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B.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C.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D.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流:中国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
B.图谶:“谶”是一种神秘的预言,也就是神预示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和隐语,常附有图,故又称为“图谶”。
C.中护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军事长官名。与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
D.巡狩:指中国古代皇帝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文中指肃宗皇帝外出游玩打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早慧博学,为人谦和,他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才华,随着年龄增长,学识日益广博,但却不拘泥于词句,为人性情宽容和气,和儒生们关系和谐。
B.班固继承父志,因书获罪。他在父亲去世后潜心研究历史,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却被人举报遭遇了牢狱之灾。
C.班固因祸得福,终成(汉书).班固下狱后,弟弟班超极力说情,加上皇上看到了他写的史书,得到皇上的赏识恩准,才得以继续著书。
D.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他因文章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因骄横跋扈面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
(2)固奴干其车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驾,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离意传

⑴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⑵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⑶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竞得以减死论。

⑷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⑤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注 ①刑:通“型”,典范、榜样。②阔略:宽恕;宽容  ③隐亲:亲自抚恤。④徒:囚徒  ⑤坐臧:因贪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太守甚之   ②所部多蒙济   ③意人问状   ④乃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政化本 建父闻
B.民防广父报仇    显宗即位,征尚书
C.意怜伤之,听广归家 君所使掾何仁于用心?
D.遂任县事 意亦具闻悉
【小题3】与“此臧秽之宝”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诚良吏也!B.吏有檀建者C.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D.清乎尚书之言!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②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小题5】用“/”给第⑶段划线部分断句。
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
【小题6】文章着重展现钟离意______和_____的品格。(每空不超过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