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玮,字纯玉,渭南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劾中人魏朝及东厂办事官郑如金罪,如金坐下诏狱。二人皆中官冯保心腹也。初,张居正以刑部侍郎同安洪朝选轻辽王罪,衔之。后劳堪巡抚福建,希居正意,讽同安知县金枝捃摭朝选事,堪飞章奏之。命未下,捕置之狱,绝其饭食三日,死,禁勿殓,尸腐狱中。朝选子都察院检校竞诉冤阙下,堪复飞书抵冯保,削竞籍,廷杖遣归。至是,玮白发其事,并及堪诸贪虐状,堪免官。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玮皆极陈奏其害。诏立枷如故,余从玮言。以母病,不候命擅归,坐谪桃源主簿。三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初,军壁天津,月饷六万,悉派之民间。玮役军大治水田,以所入充饷,民方缓之。岁比不登,旱蝗大水相继,玮多方振救,民皆德之。进兵部侍郎,召为右都御史,督仓场。进户部尚书,督仓场如故。大僚多缺,命署戎政。已,又兼署兵部。玮乃举德立行修足备任使者,曰:“苟更阅数年,陛下即欲用之,不可得矣。”弗听。四十年,以兵部尚书掌左都御史事。玮素负时望,方欲振风纪,而是时朋党势成,言路大横。会南畿巡按御史荆养乔与提学御史熊廷弼相讦,玮议廷弼解职候勘。廷弼党官应震、吴亮嗣辈遂连章短玮。玮累疏乞休,帝皆慰留。无何,吏部以年例出两御史于外,不都察院。玮以失职,求去益力,疏十余上。明年七月稽首文华门,出郭候命,始予告归。天启四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庄毅。

(节选自《明史·孙玮传》)

【小题1】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百斤/犯者立死
B.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
C.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
D.是时/厂卫滥受民讼抚按/访察奸猾/多累无辜/有司断狱/往往罪外加罚/帝好用立/枷重三百所/犯者立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可供瞭望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阙下,此处指朝廷。
B.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官职多种多样,是对不同职位各种官吏的统称;也泛指官吏。
C.关,古代公文的一种,如“关文札牒”,意为官府颁行的文书;本文意为用公文告知。
D.稽首,古代人将头触碰在地且稍加停留的一种跪拜礼,“稽”是“停留、拖延”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玮敢言,勇于检举揭发。他弹劾东厂办事官郑如金,郑如金被皇帝下诏定罪入狱;揭发劳堪各种贪婪暴虐的罪状,劳堪也被免去官职。
B.端耿直,能够进谏举荐。他对有关部门治理现状的危害极力陈述,并进言皇帝:推举道德品行端正足以担当重任的人,建议要及时任用。
C.骈爱民,治理有方利民。军队驻扎在天津时,他组织士兵大修水田,用所收获的粮食充当军饷,这一举措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D.受诋,请求告老还乡。巡按御史荆养乔和提学御史熊廷弼一起攻击孙玮,廷弼同党也连章诋毁孙玮;孙玮多次请求,最终被批准告归。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张居正以刑部侍郎同安洪朝选轻辽王罪,衔之。
(2)岁比不登,旱蝗大水相继,玮多方振救,民皆德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6 08:0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禫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孰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赠太傅,谥文正。迁竞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明史》列传七十二)
注:①祥禫(xiáng dàn):丧祭名。 ②讲官: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   务:务必
B.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寝:停止
C.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  厘:治理
D.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 赍:带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B.迁乃遣子正人谢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D.且足国在节用
【小题3】文章末段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
B.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
C.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
D.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谢迁善于进谏的一组是
①及进讲,敷词详切 ②力辞,服除始拜命 ③迁乘间言之
④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⑤除夕赐御制诗   ⑥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
A.②③⑤B.①④⑥C.③④⑥D.①④⑤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B.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及尚书倪岳坚持反对。
C.孝宗晚年,宦官违法乱纪,以空名领取粮饷,危害很大。谢迁进谏得到了皇帝的赞同。
D.谢迁善于进谏,得到几任皇帝的赏识,晚年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待遇优厚。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
(2)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
(3)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满三载当迁特令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左侍郎。数月,尚书。时方务反建文之政,所更易者悉罢之。义从容言曰:“损益贵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因举数事陈说本末。帝称善,从其言。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满三考,帝亲宴便殿,褒扬甚至,十七年以父丧归,帝及太子皆遣官赐祭,诏起复。十九年,三殿灾,敕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天下。义及給事中马俊分巡应天诸府,问军民疾苦,文武长吏扰民者数人,条兴革数十事奏行之。帝北征还,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明年春得释。

仁宗即位,义、原吉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杨荣尝毀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遣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选自《明史·蹇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B.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C.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D.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擢、迁、进、黜都是表示职务任免的词,除黜外,都是表示升职。
B.“三考”指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三年一考,九年三考,按结果决定升降奖惩。汉以后,各朝一般均采“三考”制。
C.丧归制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官员遇到自己的父母去世,要弃官居家守制丁忧,服满再行补职。但是为了应对各种时局,“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
D.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也称洪武皇帝。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称帝王的一种名号。仁宗、宣宗和英宗都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入太庙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义诚实厚道,受到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亲自替他改名,并且特意在同级的岗位上历练他。他工作小心谨慎,后来得到了越级提拔。
B.蹇义关心民生疾苦,巡视应天府期间,罢黜了几个扰民的文武官员,并且分条陈述了几十件兴利革弊之事情,上奏皇帝请求实行。
C.蹇义襟怀坦荡,面对杨荣的诋毁,他仍替杨荣说好话,并希望皇帝慎重地考察身边的人对杨荣的中伤。宣宗皇帝最后接纳了蹇义的意见。
D.蹇义为人朴实正直,善于与同僚朋友相处,从来没有一句话伤害别人,因此得到了杨士奇的高度评价,认为他同时具有张咏、傅尧俞、范量仁三人的优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损益贵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
(2)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

同类题3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禁遏。有年疏陈济急六事,中请稍弛前禁,令江西民得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劾有年违诏。帝怒,夺职归。荐起督操江,累迁吏部右侍郎。改兵部,又改吏部。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皆乡里,有年力引避,朝议不许。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典京察,所黜咸当。未几遂代纯位。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明年,有年累疏称疾乞罢。帝慰留,食物、羊酒。有年请益力。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帝报闻。有年遂杜门不出。数月中,疏十四上。乃予告,乘传归。归装,书一箧,衣一笥而已。二十六年正月卒,年六十有八。赠太子太保,谥恭介。有年风节高天下。两世膴仕(注),无宅居其妻孥,至以油幕障漏。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

(选自《明史·陈有年传》,有删改)

(注)膴仕:高官厚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希忠无勋,岂当滥宠     伐:夸耀
B.左侍郎刘光济部事 署:代理
C.有年诏旨请 引:援引
D.帝慰留,食物、羊酒 赉:赏赐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B.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C.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D.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有年遵从法令,不畏权要。在朱希孝为兄请赠王号一事上,他不屈从张居正的意见,依据法令规定,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将原奏章呈给皇帝。
B.陈有年恪尽职守,考核公允。担任考功等职时,拒绝请托,公布的官员任命名单,获得一致认可;考核京官时,贬黜官员的意见十分得当。
C.陈有年关心民生,为民请命。江西歉收时,身为巡抚的他,为了让江西百姓自救,顺应民意,开放边境,允许粮食流通,触怒皇帝被罢职。
D.陈有年为人耿介,清廉自守。第二次改任吏部时,因吏部尚书等官员是其同乡,他极力回避;父子两人均为高官,但陈有年却无住所安置妻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
(2)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举于乡,署盐城教谕,坐事罢归。起陕西苑马寺万安监录事,量移黄州照磨,摄黄安县事。甫三日,群贼奄至,坚守八日夜,始解去。崇祯十一年,擢知房县。罗汝才①率九营之众请降于熊文灿②,文灿受之。汝才犹豫,景春单骑入其营,偕汝才及其党白贵、黑云祥歃血盟。汝才诣军门降,分诸营于竹貉、保康、上津,而自与贵、云祥居房县之野。当是时,郧阳诸属邑,城郭为墟,独房赖景眷拊循,粗可守。及大众杂处,居民日惴惴。景春乃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修守具,辑诸营。明年五月,张献忠反谷城,约汝才同反。景眷子呜銮,诸生也,力敌万夫,谓父曰:“吾城当贼冲,而赢卒止二百,城何以守?”乃擐甲诣汝才曰:“若不念香火盟乎?慎毋从乱。”汝才佯诺。呜銮觉其伪,归与道选授兵登陴,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击斩其将上天龙。遣使缒城乞援于文灿,凡十四往,不报。已而贼大至,献忠兵张白帜,汝才兵张赤帜,俄二帜相杂,环城力攻。贵、云祥策马呼曰:“以城让我,保无他也。”献忠又以张大经谕降,景春大骂碎之。鸣銮且守且战,阅五日,贼多死。乃 负 板 穴 城 城 将 崩 鸣銮 热 油 灌 之 又 击 伤 献 忠 左 足 杀 其 所 爱 善 马 乃 用 间 入 垒 阴 识 献 忠 所 卧 帐 将袭 擒 之 指挥张三锡启北门揖汝才入,道选巷战死。大经使汝才说景眷降,怒不答。问库藏储蓄安在,叱曰:“库藏若有物,城岂为汝陷!”贼怒,杀一典史、一守备恐之,卒不屈,与呜銮俱被杀。仆陈宜亦死之。邦闻及其家人并不屈死。事闻,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道选等亦赠恤。已,帝召见辅臣贺逢圣,备述其死事状,改赠太仆少卿。三锡后为官军所获,磔死。

(选自《明史·郝景春传》,有删改)

(注)①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②熊文灿: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招抚张献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
B.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
C.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
D.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
A.歃血,是古代盟会中的一种仪式,盟约宣读后,参加者微饮牲畜的血或将血涂于口旁,表示诚意。
B.主簿,是官名,汉以后中央各机构及地方郡、县官府大都设置,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
C.诸生,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亦指学生。
D.檄,指檄文,是古代用于晓谕、征税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景春履职多地,贼至能守。他是江都人,被乡里举荐,代理盐城教谕;历任万安监录事、黄州照磨,在黄安县任职时遭受群贼攻城,坚守八日夜,方才解围。
B.郝景春颇为勇武,防备有方。他任职房县期间,单骑入营,与罗汝才等盟誓,以打消其顾虑;郧阳的城郭都已成为废墟,只有房县靠郝景春安抚而勉强可以守备。
C.郝鸣銮识势有谋,明辨真伪。他认为守城有困难,劝说汝才,亦察知汝才品性为人,归后与杨道选作准备,后来守兵出击杀死了张献忠部将上天龙。
D.郝景春父子有节,不屈被杀。张献忠与罗汝才合攻县城,郝景春大骂,拒降;郝鸣銮守战,伤张献忠;张三锡叛变,放罗汝才入城,郝景春不惧贼人恐吓,父子一同被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城当贼冲,而赢卒止二百,城何以守?
(2)遣使缒城乞援于文灿,凡十四往,不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辨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B.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C.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D.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在明清时期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在本文中指参加科举考试,与《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中“举”的意思一样。
B.在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乡试”不是一个乡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考试;明清时候一般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
C.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份日期时辰等,本文中“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里面的“辛丑”是用来纪日的。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精通天文历法,又精通军事,后来练兵打仗,攻破了辽阳,受到皇帝的赏识。
B.徐光启铸造西洋大炮的建议未被熹宗采纳,后又遭受御史丘兆麟弹劾而称病回家了。
C.在钦天监台官预报日食发生了错误后,徐光启负责起改历的工作,并卓有成效。
D.徐光启入参机务时年巳老,他廉洁终生,家无余财,谥号“文定”,功德余荫子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