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白益傲放 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捆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命之     衡上疏陈事
B.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归汉
C.遂荐玄宗   而君幸赵王
D.白长笑去   臣诚恐见其于王负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字“太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0 07:49: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①栗里,地方名。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B.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白:禀告
C.而蓄素琴一张 素:古老的
D.毕,还复著之 著:穿,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拔剑切而啖之
B.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C.辄抚弄以寄其意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郡将候潜值其酒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B.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C.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D.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自幼志向高远,但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B.陶潜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C.陶潜先后多次出仕,分别做了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著作佐郎等,终于不能忍受官府的束缚,彻底辞官归家,并赋《归去来兮辞》。
D.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潜,但陶潜却不予理会。在陶潜前往庐山的途中,王弘便让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道上邀请他。
【小题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薄,不就。躬耕自资,遂抱嬴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遗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B.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C.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D.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甲子为干支顺序的第一个,中国传统历法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
C.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情况较为复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写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率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辩瞻,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焉之志。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尝在载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扁,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有焉之志    终:终老
B.可乐也 信:实在
C.况修短随 化:变化
D.姥初有色 愠:恼怒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女妻之   而乃手共搏之
B.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因击沛公
C.亦犹今视昔 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D.羲之笑不答 今行无信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赠金紫光禄大夫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幼年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长大后文章、书法极佳,为人耿直、率性,深为当时人们敬重。
B.王羲之是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曾作兰亭集序》一文。
C.《兰亭集序》前半部分记叙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分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D.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尤其楷书影响很大,曾为一老妇题扇,人人都抢着买。对其书法推崇备至。
【小题5】请把下列课文中划线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秦之武退秦师》)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翁殊博洽,镂花雕缋,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由觉非意所及。秀才警服,留之甚久。

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默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秀才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许。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尽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秀才窃喜,自谓暴富矣。

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秀才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子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之入 (  ) (2)翁博洽 (   )
(3)密翁曰(  ) (4)颇君意否(  )
【小题2】在下列“乃”字中,选出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实乃狐仙B.翁乃与共入密室中
C.乃顾语秀才D.乃相与扃户出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款门者,启示,则实乃狐仙。
⑵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
【小题4】从文章第一段内容可以看出秀才确实也有“高雅”之处,主要表现在
【小题5】文中划线句通过神态与语言的描写,揭示了翁怎样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