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父母宗族,皆戮没 嘉先言于秦王曰
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使工药淬之
C.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11 03:4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 举孝廉,再迁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④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前后刺史多无清行     (2)征议郎
(3)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琮 (4)大将军何进琮为度辽将军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有反垂帷裳自掩塞乎   犹不能不之兴怀
B.缘生奸 我欲之梦吴越
C.及琮部 胡为乎遑遑欲何
D.以琮为冀州刺史 见犯死,重负国
【小题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
(2)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小题4】第②段写“巷路为之歌”的用意是______。
【小题5】联系文章内容,简析贾琮的主要品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子集注序

明谈恺

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尧臣、王皙、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今《新书》不传,见于《李卫公问答》者,机权应变实本之《孙子》。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有败,勘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兵,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陈皞注多指谪杜之谬误。人各有见,未必为樊川(1)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杂引诸史以证《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即唐纪燮所集者。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三家”并传,晦翁(2)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皙、何氏,虽言人人,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此注之所以集也。

夫兵,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不素习承平之时,姑试于有事之日,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悬弧(3),长而习射,冬而讲武,凡人所当知者也。诗云:“文武吉甫(4),万邦为宪。”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又曰:“我战则克。”圣人之所以教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涉猎群书,而尤嗜《孙子》。《孙子》上谋而后攻,“修道而保法”;论将则曰:“仁”“智”“信”“勇”“严”,与孔子合。至于战守、攻围之道,批抗、捣虚之术,山林、险阻之势,料敌、用间之谋,不毕具。其它韬钤机略,孰能过之?然其言约而,近而远,未易窥测。今观诸家所注,或本隐以之显,或由粗而识精,或援史而证之以事,或因言而实之以人,于是《孙子》之微词奥义彰彰明矣。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予奉命督军虔台,进武弁及生儒问之,无有知是书者。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节选自《十一家注孙子》)

注释:1樊川:杜牧,号樊川居士。2晦翁: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3悬弧: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于门左挂弓一张。4吉甫:人名,尹吉甫,有文德武功。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必为樊川也   病:毛病,缺点
B.虽言人人 殊:特别
C.不毕具 靡:没有
D.然其言约而     该:完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见于《李卫公问答》者   姑试于有事之日
B.注多隐辞 勘事迹
C.知丸不能出于盘也 凡人所当知者也
D.计临时 然不素习承平之时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
曹操曾另外写成《新书》,手下将领外出征战时,就送一本《新书》给他,将领如果按《新书》做了就胜利,违背了就失败。
B.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
阅读他和当时宰相讨论军事的两本书,说上古的军事思想原本出自儒学,援引古事来证明今事,像用绳墨量裁用刀划解一样清楚。
C.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
张预选取在带兵打仗获胜方面迎合《孙子》观点的历代名将,依次给他们编写传略,在研究《孙子》上多有发明创造。
D.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所以说,《孙子》十三篇文章,不只是军人的基本用书,文人也应当尽心学习,这句话有深厚的意旨啊。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
②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小题5】简要概括文中所说的《孙子》十一家注中曹操、陈皞、李筌这三家注的特点。
【小题6】请结合文意说说“《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