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袁绍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灵帝,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冀州。卓拜绍勃海太守。绍遂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日:“此吾心也。”即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 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處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
B.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
C.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
D.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时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仅限于男子,女子无字。
B.“崩”,古代把天子的死比作山体塌下,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如“山陵崩”“驾崩”等。
C.“弱冠“,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但还年少,体犹未壮,故称“弱”。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后引申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如“为宗庙万世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绍有正义感、首倡义兵。面对董卓废帝的狂妄举动,他“横刀长揖而去”,不仅表示不满,而且起兵反抗。
B.袁绍善识人才、任人唯才。沮授对形势的分析及应对策略极具前瞻性,袁绍立即上表奏请他为监军、奋威将军。
C.袁绍刚愎自用、不纳人言。郭图谏迎天子、田丰谏袭太祖后、沮授谏颜良不可用等,他均不听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D.袁绍好大喜功,错失良机。沮授进谏持久战,拖垮曹操,又谏派兵外围护卫粮草,袁绍不听,致使官渡之战失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
②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7 07:4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
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选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欢。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才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
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时蛮酋樊秀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计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陈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南贼前后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日:“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大眼日:“旗鼓相望,嗔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又出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诸蛮渠指示之日:“卿等若作贼,吾政如此相杀也。”又北清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而获之,斩其头悬于穰市。自是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常作我蛮形以射之。又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复为寇盗。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竞不多识字也。
(选自《魏书五》,有删改)
(注)杨难当,仇池国首领,在位时间为429-442年。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
B.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
C.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
D.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侧出,文中指杨大眼行为异于流俗,被视为不正,清代戴名世《<庆历文读本>序》就有:“余孤行侧出,为世所弃。”
B.典选,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
C.蛮酋,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我国古代将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蛮”,字面上有粗野、熊恶、不通情理的意思。
D.关张,分别指东汉末年蜀国名将关羽和张飞,其中关羽死后,逐渐,清代是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大眼出身贵族,但少时历经坎坷。他是仇池国首领杨难当的孙子,但因侧出,而不被宗族亲属重视,时常忍饥受冻。
B.杨大眼灵活应变,善于抓住机会,当尚书李冲不同意任用他时,他主动请求展现自己善于奔跑的才能,最终获得了认可。
C.杨大眼身先士卒,有勇有谋。身为将帅,他经常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他出任荆州刺史时曾射杀蛮人以警示诸蛮,蛮人不敢为乱。
D.杨大眼识字不多,但悟性高。他为官时,文书写作都是口授完成的;经常叫人来念书,他在一旁听,听到的都能理解记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2)召诸蛮渠指示之曰:“卿等若作贼,吾政如此相杀也。”

同类题2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邢颙,字子昂,河间鄚人也。举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适右北平,从田畴游。积五年,而太祖定冀州。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馀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乃见太祖,求为乡导以克柳城。
太祖辟颙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除广宗长,以故将丧弃官。有司举正,太祖曰:“颙笃于旧君,有一致之节。”勿问也。更辟司空掾,除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入为丞相门下督,迁左冯翊,病,去官。是时,太祖诸子高选官属,令曰:“侯家吏,宜得渊深法度如邢颙辈。”遂以为平原侯植家丞。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庶子刘桢书谏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为上招谤,其罪不小,以此反侧。”后参丞相军事,转东曹掾。
初,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翼其美。太祖问颙,颙对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原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少傅,迁太傅。文帝践阼,为侍中尚书仆射,赐爵关内侯,出为司隶校尉,徙太常。黄初四年薨。子友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二》)
【小题1】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B.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C.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D.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小题2】下列对于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之国家。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B.辟,指授予官职。一般是由下到上的行为。也指受到皇帝的召见并授予官职。
C.左冯翊,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是政区名同时也是官职名称。
D.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主阶称阼阶,为主位。践阼即登上主位。后指皇帝登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颙被举孝廉,司徒征召,都不去就任,后来改换姓名,与田畴交往。
B.刑颙感到现在只有太祖能够平定天下,所以投靠太祖后,亲自请求做向导来攻打柳城。
C.刘桢害怕受到曹植的礼遇,招来别人对自己的诽谤,所以辗转反侧,不能自安。
D.刑颙在追随太祖之后,一直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
(2)初,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翼其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践位,文中指后主刘禅承继皇位。与“践位”意思相近的还有“履至尊”“君临天下”等词语。
C.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刺史,官职,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小时候父亲死了,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后来,刘璋召见费祎,伯仁就将他带人蜀地。
B.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从前请先上”,始终无怨言,神态泰然自若。
C.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直言劝说,晓以利害,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即使在地方任职,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深受后主信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同类题4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徐出。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 
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韦,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曲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为报之 报:报复、报仇
B.宠异其才力  异:对……感到惊讶
C.韦辄兴趣斧目之 目:盯着看
D.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   过:拜访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古代知识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古代官职名。马在古代战争中地位重要,因此,司马是重要的主抓军事工作的。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年号,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C.中牢,颜师古注:“中牢即少牢,谓羊豕也。”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D.爵,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通常为人们熟悉的有公、侯、伯、子、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李永的住处靠近集市,典韦杀了他之后,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有几百个人追赶典韦,但又不敢靠近。典韦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辗转拼战才得以脱身。
B.他喜好酒食,食量一人顶俩,每次太祖赐他酒食,他总是纵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继给他端酒添菜,需要几个人才能供应得上,太祖认为他非常豪壮。
C.太祖征伐荆州,抵达宛城,张绣出城投降。太祖非常高兴,同张绣和他的将领一起设宴庆贺。典韦握着大斧站在太祖背后,直到酒宴结束,张绣和他的将帅都不敢抬头看典韦。
D.太祖退驻到舞阴,听闻典韦战死,痛哭流涕,寻找空隙亲自取回他的尸体,并哀悼,派人将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儿子曲满为郎中。曹丕即王位,任命典满为都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徐出。
(2)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B.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C.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D.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B.建安,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拜书,写信给别人的敬辞。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惟拱手弯腰而已,后引申为恭敬地做某事,“拜送书于庭”中的拜即是此意。
D.节钺,符节与斧钺的合称,钺是斧类古兵器,曾是帝王斩杀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杀之权,君主多用黄色的钺。掌节钺的大臣、将军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义薄云天。他与刘备、张飞情同手足,始终追随刘备,即使身陷曹营,受尽恩惠,也仍然心系刘备,最终找机会和刘备一起投奔先主。
B.关羽知恩图报。他感念曹操对他的厚待,在解了白马之围,报答了曹操后,才毅然决然地离开。
C.关羽意志坚强。他曾经被流箭射中,箭穿透了左臂,毒入骨头,却能气定神闲伸臂让医生开臂刮骨。
D.关羽骁勇善战。他曾于千军万马中斩杀袁绍的大将,也曾于樊城斩杀庞德,曹操为避其锋锐,甚至想迁离许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2)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