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④使
使负栋之柱 动词,___________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连词,___________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动词,___________
⑤焉
盘盘,囷囷焉 用于形容词词尾,____________ 缦立远视,而望幸    语气词,___________
置土石    疑问代词,___________ 积土成山,风雨兴 兼词,___________
不入虎穴,得虎子 疑问代词,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25 11:4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怀王。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至羽则不然,既杀子婴,屠咸阳,使人致命怀王。王使如初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主约?今定天下,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王之。”于是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观此二事,高帝既成功,犹敬佩王之戒,羽背主约,其末至于如此,成败之端,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二)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能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所也。”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言诛秦王 或:有的人
B.于是尊王为义帝    阳:表面上
C.给饷馈,不粮道    绝:断绝
D.此其所以为我所也  禽:同“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人致命怀王    良曰:“长臣。”
B.固当分其地王之  拔剑切而啖之
C.父兄除害 吾属今之虏矣
D.连百万军 项伯夜弛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入关后刘邦和项羽对待楚怀王的不同态度作对比,二人成败的苗头由此可见。
B.材料二中“秦民大喜”和“民大失望”的对比,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C.材料三中,刘邦认为知人善任是自己夺取天下的原因,而高起等人的话没有道理。
D.三则材料互为补充,各自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刘邦项羽二人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高 帝 曰 始 怀  王 遣 我 固 以 能 宽 容 且 人 已 服 降 杀 之 不 祥 乃 以 属 吏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2)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⑴王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抶之,辄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故事,两学士为馆师,体严重,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武宗下诏南巡,与同馆舒芬等七人将疏谏,馆师石珤力止之。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珤及执政皆不悦。已而疏上,帝怒,罚跪五日,杖于廷。时已改吏科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廷陈不习为吏,又失职怨望,簿牒堆案,漫不省视。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上官行部,不出迎。

⑵已而布政使陈凤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至,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凤梧好谓曰:“子候我固善,御史即来,候之当倍谨。”廷陈许诺。及茂坚至,衔其素骄蹇,有意裁抑之,以小过榜州吏。廷陈为跪请,茂坚故益甚。廷陈大骂曰:“陈公误我。”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且将具奏。茂坚大窘,凤梧为解,乃夜驰去。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陈不法事,收捕系狱,削籍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廷陈其退食
⑵又失职怨
⑶子候我
⑷衔其骄蹇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因击沛公坐 而智勇多困所溺
B.廷陈凤梧座主 不赂者赂者丧
C.夜驰去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将具奏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
(2)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
【小题4】找出第⑵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
【小题5】简要概括王廷陈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