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今异义
至今强   (_____________)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29 09:4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确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B.终期于尽(期限) 向之所欣(原先)
C.临文嗟悼(面对)   列坐其次 (次序)
D.及其所之既倦(到,往)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抒发)
【小题2】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俯察品类之盛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当其欣于所遇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以“修禊”之事为名,以享视听之乐为实。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作者肯定了庄子的生死观,阐述了“死生亦大矣”这一基本观点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感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
【小题4】将第一卷中文言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六国B.以天下之民    弱:使……弱小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D.非于九国之师也   抗:匹敌、相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隳名城,杀豪杰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废先王之道
⑤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⑥振长策而御宇内
A.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叙述了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对内镇压对外掠夺的措施。
B.作者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文中叙述秦始皇取天下之猛和守天下之严是为了反衬出秦朝灭亡之迅速。
D.作者既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批评了他不体恤百姓的暴行苛政。
【小题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