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①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②,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③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注释②阖庐:也写作“阖闾”,春秋时吴国国君。②灾疠:灾荒和瘟疫。③陂:池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不重席 重:重视。 |
B.器不彤镂 镂:豪华。 |
C.卒乘与焉 乘:乘坐。 |
D.玩好必从 好:喜欢之物。 |
【小题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二三子恤不相睦/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
以败我于柏举/是以民不罢劳
A.两个“恤”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
B.两个“恤”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
C.两个“恤”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
D.两个“恤”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
【小题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 |
B.是以民不罢劳 |
C.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
D.夫先自败也已 |
【小题4】下列句子与“观乐是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
B.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C.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D.甚矣,汝之不惠。 |
【小题5】对下列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二三子恤不相睦 “二三子”指楚国群臣 |
B.宫室不观 “观”,动词,活用做名词 |
C.所以败我也 是一个被动句 |
D.夫先自败也已 “夫”指代夫差 |
【小题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室不崇坛:屋子不放大坛子 |
B.择不取费:选择不糜费的 |
C.将若之何:你将怎么办? |
D.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看待人民像仇人,使用东西却天天出新花样。 |
【小题7】不属于“楚败于吴”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 |
B.民不罢劳,死知不旷 |
C.所欲必成,玩好必从 |
D.先大夫子常易之 |
【小题8】下列叙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国人民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取得胜利。 |
B.文章通过对比两代吴王的不同作风,说明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
C.吴王夫差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
D.楚王认为吴王夫差的势力远不如吴王阖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