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数项王
②太子
③越国以
④共其乏困
芷阳间行
封之
⑦素留侯张良
⑧项伯杀人,臣
⑨常以身蔽沛公
⑩此其志不在
A.①⑤⑦|②③|④⑩|⑥⑨|⑧
B.①⑤|⑦|②③⑧|④⑩|⑥⑨
C.①⑤|⑦|②③|⑧|④⑩|⑥⑨
D.①⑤⑦|⑥|⑧⑨|⑩|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02 08:0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因。其归号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入闱,即进入科举考场参加考试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望报也 (2)则似被之猱
【小题2】文中“___________”一词概括了文段内容,“___________”一词则表露了文段的主旨。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珙不听,宗旦言不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C.固不可不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   患:祸患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  )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2)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