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7-14 11:45: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陈情表(节选)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B.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 笃:病重D.臣冼马 除:革除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九岁不行B.至于成立C.则告诉不许D.零丁孤苦
【小题3】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小题4】翻译。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军。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皓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皓传》。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皓性不好人视己,郡臣侍见,皆莫敢忤。凯说皓曰:“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率有不,不知所赴。”皓听凯自视。皓时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
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于奸雄,君惠闭群孽。无灾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
“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证也。

(选自陈寿《三国志》)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皓弋阳可袭 说:劝说
B.若率有不   虞:忧虑
C.黎元穷匮   黎元:百姓
D.宜重其食 诚:确实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好《太玄》,论演意,以筮辄验。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B.①君惠闭群孽 ②月出东山之上
C.①无灾民命尽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
D.①困民求饶 ②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凯关爱百姓。孙皓迁都武昌,扬州百姓贫穷匮乏,陆凯上疏,劝谏帝王应以百姓为根本,爱惜其生命,重视其衣食与喜乐。
B.陆凯善于劝谏。以秦朝和汉朝的强盛为例,劝谏帝王,不要迷恋财宝,迷于美色,要讲究诚信,听从劝谏,接纳贤才。
C.陆凯文武兼备。选文用短句极简省地写他在征伐方面的功绩,用含有比喻的奏疏详写他在治国方面的见地,详略得当。
D.选文体现了应以民为贵的治国理念。陆凯将有道国君与无道国君形成对比,阐释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之理,启人深思。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2)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②值禄山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④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⑤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
(2)值禄山
【小题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肃宗践祚
A逃亡
B即位
C履职
D废位
(2)不忘
A法则标准
B劝告建议
C纠正改正
D谋划打算
【小题3】下列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小题4】把第④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小题5】第②段于休烈的“对曰”很有智慧,请从对话双方身份这一角度加以分析。
【小题6】第⑤段写了妻韦氏及于休烈去世的相关内容,请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