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相关文段,完成题目。

(1)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2)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名也 君我降,与君为兄弟B.作八角亭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康由,革弊兴利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D.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属皆且为所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04 02:4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于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周文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仚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会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绩。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绩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绩袭爵。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注)周文:北周文皇帝字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莫基者,字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其子建北周,追尊其为文帝。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父亲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自己的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后又因征战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功勋卓著,朝廷褒奖优厚。朝廷封他做大司寇,进爵楚国公,邑万户,但他实际拥有一万一千户食邑,并收取其租税。
D.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并在同州去世。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2)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3)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绩嗣。时以此多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曾祖渊,齐太宰文简公,佐命齐室。祖蓁,太常穆子。父向,字景政。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高祖践阼,选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除太子洗马、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顷之,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①推华,子嵩惭量;酒归月下,风清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翔初为国子生,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时宣城友、文学加它王二等,故以翔超为之,时论美焉。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②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节选自《梁史·褚翔传》)
(注)①弘治:即杜弘治,古代美男。②小选:吏部郎的别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B.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C.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D.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
B.“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文中的“起家秘书郎”就指的是“秘书郎职位出身”。
C.太子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是规谏太子的官职。例如晋代的李密,唐朝的魏征等。
D.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也包括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国子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他们多数会参加科举入仕,也有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禇翔文才出众。一次,梁武帝在乐游苑召集群臣宴饮,下诏命褚翔和王训作二十韵诗,褚翔就坐后立即完成,进呈武帝,武帝十分惊异。
B.褚翔为官清廉。在地方,他廉洁自守,减少繁杂苛刻的政令,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吏部,他公正清廉,不因别人的请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C.褚翔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吏部郎,离开郡县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告辞。
D.褚翔深受朝廷器重。他曾多次升迁担任重要官职,并受到梁武帝的越级提拔;尽管他在担任晋陵太守期间被免职,但过了不久梁武帝便让他官复原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
(2)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十年,燕君为王。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闲,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於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皆属燕,六岁。
(史记节选,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重,主断   主:主决
B.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   顾:只是
C.攻子之,不克   克:攻克
D.子之因遗苏代白金   遗:赠送
【小题2】下列虚词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说王使齐为反间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欲以乱齐   以故法为其国者与此同
C.因而赴之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D.况贤于隗者   君幸于赵王
【小题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
(2)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
【小题4】从文中陈述哪两个事件,请简要概括加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澄,晋光禄大夫。祖彭祖,广州刺史。父敞,侍中、尚书、吴国内史。
茂度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父忧不拜。服阕,为何无忌镇南参军。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征为太尉参军,寻转主簿、扬州治中从事史。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高祖北伐关洛,复任留州事。出为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之。以疾求还,复为道怜司马。丁继母忧,服阕,除廷尉,转尚书吏部郎。
太祖元嘉元年,出为益州刺史。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茂度与晦素善,议者疑其出军迟留,时茂度弟邵为湘州刺史,起兵应大驾,上以邵诚节,故不加罪,被代还京师。七年,起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为五兵尚书,徙太常。以脚疾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
顷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固辞以疾。就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在郡县,职事甚理。明年,卒官,时年六十七。谥曰恭子。
(节选自《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B.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C.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D.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这里意思是说张茂度的名字与宋高祖刘裕的名字相同。
B.服阙:守丧期满除服。古代官员,父母死后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并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
C.元嘉:这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与干支都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谥:即谥号,这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的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茂度出身士族,依附贼寇免官。他是张良的后人,家中很多长辈都是朝廷官员,因为接受贼寇卢循的符书公文,他在事后被免除官职。
B.张茂度东山再起,积极恢复民生。被起用后,虽然他只担任了一个星期的始兴相,但是在他的一系列措施下,战乱后的民众人口渐渐恢复。
C.张茂度受到重任,两次担任留守。高祖西征刘毅,将留守州郡的事务全部托付给他;后来高祖北伐关洛,他又担任留守,负责处理州郡事务。
D.张茂度遭遇众疑,皇上亲自宽慰。他在平定谢晦的过程中反应迟缓,遭遇议者怀疑,但是皇上综合考虑以后没有给他加罪,还好言抚慰他。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
(2)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