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调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若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参造。
②举酒属客 属:劝酒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凭借,利用。
②无长无少 无:无论
C.①正襟危坐  危:端正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学生。
D.①作《师说)以遗之    遗,遗留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4 12: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小题1】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形容: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弹冠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
【小题2】选出对加点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故而至此②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③人又谁能身之察察 ④遂自投汨罗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
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
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
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愿得之 谒:请。
B.秦王必见臣 说:同“悦”,喜欢,高兴。
C.计不知所出耳,   顾:顾虑。
D.臣左手其袖, 把:把握,抓住。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丹恐惧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A.晋函陵,秦军氾南
B.缒而出,见秦伯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皆戮没  谁为大王此计者
B.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其无礼于晋
C.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人有大功而击
D.而右手揕胸 吾还也
【小题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夫晋,何厌之有?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