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贼平,咸宁王浑碱辟为推官,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迁郑州刺史。郑滑节度使李融奏兼副使。十年,融病,军府之政委于植。大将宋朝晏构三军为乱,中夜火发,植与监军列卒待之。迟明,乱卒自溃,即日诛斩皆尽。帝优诏嘉之,入为卫尉少卿,三迁尚书工部侍郎。十七年,出为广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子存约等。

存约,太和三年为兴元从事。是时军乱,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吏报:“新军乱,突入府廨,公宜避之。”绛曰:“吾为帅臣,去之安往?”麾存约令遁,存约曰:“荷公厚德,获奉宾阶。背恩苟免,非吾志也。”即欲部分左右拒贼,是日与绛同遇害。

隐以父罹非祸,泣守松楸,十余年杜门读书,不应命。会昌中,父友当权要,敦勉仕 进,方应弓招,累为从事。大中三年,应进士登第,领盐铁转运等使。咸通末,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隐性仁孝,与弟骘尤称友悌。少孤贫,弟兄力耕稼以奉亲,造次不干亲戚。既居宰辅,不以权位自高。退朝易衣,弟兄侍母左右。岁时伏腊,公卿大臣盈门通讯,而大臣及母之荣,无如其比。乾符中罢相,入为太常卿,转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广明中卒。子光逢等。

光逢,乾符五年登进士第,释褐凤翔推官。入朝为监察御史,丁父忧免。景福中,以祠部郎中知制诰,寻正拜户部侍郎,改兵部侍郎。乾宁三年,从驾幸华州,拜御史中丞,改礼部侍郎。刘季述废立之后,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衣冠道丧。光逢移疾,退居洛阳,闭关却扫六七年。鼎没于梁,累官至宰辅,封齐国公。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B.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C.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D.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宾阶,即西阶。古时宾主相见之时,宾客自西阶上,以示尊礼之位。
C.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祭、宴餐、科举、官员选拔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D.释褐,脱去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喻始任官职,文中指进士及第授官。
【小题3】下列有关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植临乱不惧,指挥有度。曾在节度使李融生病期间,被任命为军府政委,与监军一起陈兵布阵挫败宋朝晏谋乱,深受皇帝赞许。
B.赵存约知恩重节,誓死抗贼。军队动乱之时,没有抛下李绛独自逃遁,他认为为全身而 违背恩德是不可取的,最终二人同被杀害。
C.赵隐生性仁孝,居官不傲。他替父守墓,闭门读书十余年,不应征召;做了宰辅后,每 当退朝回家便换上便服,侍候母亲左右。
D.赵家四代居官,多得大用。自赵植以降,子孙大都官居高位,身兼要职,先后执掌礼部、 吏部、户部、兵部等中央部门权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吏报:“新军乱,突入府廨,公宜避之。”绛曰:“吾 为帅臣,去之安往?”
(2)岁时伏腊,公卿大臣盈门通讯,而大臣及母之荣,无如其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5 08:4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传(节选)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击之,吐蕃大败。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但训练士马,缺补之。军中皆日夜思战,因多纵间谍以伺虏之隙,时以奇兵袭之,故士乐为用,师出必胜。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过。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玄宗怒稍解。
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肃宗在忠邸,与之处     游:游览
B.专行军兵马    知:掌管
C.为将者在其众而已 抚:安抚
D.移汉东郡太守  量:权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玄宗其兵家子,与之论兵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三军翼击之     夫列子御风
C.缺补之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D.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过  吾还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3)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
【小题4】请简要概括王忠嗣作为将领具有哪些才干和品质。

同类题2

   柳宗元,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伴。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即位,王叔文、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之人郁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挚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我国古代,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有某种关联的名字。
B.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C.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窗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文远,洛州偃师人。父彻,梁秘书郎,尚元帝女安昌公主,而生文远。属江陵陷,被虏于长安,家贫无以自给。其兄休,鬻书为事。文远日阅书于肆,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大儒沈重讲于太学,文远就质问,数日便去。或问曰:“何辞去之速?”答日“观其所说,悉是纸上语耳,仆皆先已诵得之。至于奥赜之境,翻似未见。”有以其言告重者,重呼与议论,甚叹服之。窦威、杨玄感、李密皆从其受学。开皇中,累迁太学博士。大业初,授国子博士。文远所讲释,多立断义,先儒异论,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时洛阳饥馑,文远出城樵来,为李密军所执。密备弟子礼北面拜之。文远曰:“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密顿首曰。“欲先征化及注,报复冤耻,然后凯旋,入拜天阙。”文远曰:“将军前受误于玄感,暂坠家声。回车复路,用康家国,天下之人,是所望于将军也。”及征化及还,而王世充权兵专制。密问计于文远,答曰:“是人残忍,意又褊促,既乘此势,必有异图。将军前计为不谐矣。”及密败,复入东都,王世充给其廪食,而文远尽敬,见之先拜。或问曰:“闻君踞见李密,而敬王公,何也?”答曰:“李密,君子也;王公,小人也。”后王世充僭号,复以为国子博士。因出樵采,为罗士信获之,送于京师,复授国子博士。武德六年,高祖幸国学,观释莫,遣文远发《春秋》题,诸儒设难蜂起,随方占对,皆莫能屈。年七十四,卒官。
(节选自《旧唐书•徐文远传》)
注化及:即宇文化及,鲜卑人,隋末叛军首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B.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C.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D.老夫畴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将军/今将军属风云之际/为义众所归/权镇万物/威加四海/犹能屈体弘尊师之义/此老夫之幸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是替经书做注的著作,《春秋左氏传》相传就是左丘明注解《春秋》的一部史书。
B.李密“北面”见礼,《鸿门宴)中“沛公北向坐”都说明古代以面朝南坐最为尊贵。
C.行礼时,头触地即起,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拜迎、拜送,拜贺、拜望等。
D.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使用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叫“僭号”,被视为公然抗礼的反叛行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远家道中落,逆境里不忘治学。他原本地位显赫,遭遇战乱,被迫迁徙,贫穷不堪;即便如此,仍旧抓住机会遍览群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究业有所精。
B.徐文远学识渊博,论辩时众人难敌。即便名重一时的大儒经过与文远探讨经义的深邃境界之后,都对文远甚为叹服,那些企图难倒文远的人,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C.徐文远善于识人,处事中相时而动,对待李密,他当然是南面而坐、坦然受礼且志满意得,毕竟李密曾是他的弟子;对待王世充则小心翼翼,礼数周到,恭敬有加。
D.徐文远一介儒生,论天下腹有韬略。他透过王世充表现出的专权,看出此人生性残忍.得志猖狂,在李密问计时及时提醒,认为李密原来拜见天子的计划很难实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远所讲释,多立新义,先儒异论,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
(2)将军前受误于玄感,暂坠家声。回车复路,用康家国,天下之人,是所望于将军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東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險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无寸金,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拜特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风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東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東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宫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服阕,文中指穿着丧服守丧。在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要穿丧服守丧。
C.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有的人对帝王有较大的影响。
D.帑,在古代是官府收藏钱财的地方,廪是官府储备粮食的仓库,帑廪是指钱库粮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杜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
B.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杜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杜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
D.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杜让能一再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
(2)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