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的活用
叶上初阳宿雨(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19 06: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未见其也 明:明智B.彼与彼年相若也   相若:相似
C.官盛则谀 近:套近乎D.余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B.“巫医”,在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学者”在古代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
D.“六艺”在本文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进行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作者对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而他们却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一事,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D.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的老师,只属于“小学”这一水平。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①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满溢之位,道家戒。故君子福大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崔骃传》)

(注)①窦宪的曾祖父窦融,曾封安丰侯。窦宪和弟弟窦笃曾担任侍中和中郎将。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文 属:连缀,写
B.公何得哉? 薄:接近
C.夫谦德之光,《周易》所 美:赞美
D.矜矜业业,无无荒。  殆:危险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作《达旨》以答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
B.公得薄哉?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满溢之位,道家戒  某,而母立于兹
D.故君子福大愈惧    吾兄之盛德夭其嗣乎?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B.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C.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D.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崔骃呈上的《四巡颂》都符合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文雅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
B.皇上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让我试着接见他。”
C.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青睐,予以破格提拔。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2)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