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注)①叔孙通,汉初政治家,为高祖刘邦制定朝仪。②膝席,又称“前席”,移坐而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B.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C.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D.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父,指父亲的亲兄弟,比父亲年龄大的称为伯父,比父亲年龄小的称为叔父。
B.射策,是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分为射技和经术两项。
C.五礼,指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禅代,即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古代禅代大多并非禅让者自愿,而是接替者篡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威志在学业,不求仕途显达。他初仕为秘书郎,任期届满后仍坚持担任此职,十多年后学业更为广博;其诸兄仕途显达,他虽担任闲职,却不以为意。
B.窦威见在事先,仕隋颇为坎坷。他任蜀王记室时,见其行事多有违法,便辞归乡里,后因此得以自保;升任内史舍人后,先是忤旨调职,后又坐事被免。
C.窦威博学多识,制定朝章国典。高祖入关后,因军队新创,礼仪制度缺失,他为高祖制定出朝章国典;高祖代隋登基为帝时,禅代文告也大多由他起草。
D.窦威为帝所重,死后尽享哀荣。他卧病在床时,高祖亲自前往探视;去世后,不仅官爵得到赠封,下葬的时候,皇帝还命太子和百官一并出城为其送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2)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1 08: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悉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侍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注解)壈(lǎn)不平,喻不顺利。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 奠之辞
【小题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
C.进士,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唐朝设进士科,及第者分为三甲,依次赐为状元、榜眼、探花。
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武德初,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无礼,县莫能止。仁轨特加诫喻,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②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以后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时苏定 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复叛,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仁轨发兵合 势以救仁愿。仁轨军容整肃,所向皆下。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高宗 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即宜泛海还也。”将士咸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之可也。今平壤之军既回,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①,何时可灭?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于是诸将会议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于是百济悉平。

③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④咸亨五年,以功进爵为公,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仁轨虽位居台辅,不自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

(注释)①逋薮:逃亡之人的聚集之地。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是诸将会议 (2)不自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不可再犯
A.等待B.商定C.限期D.要求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之可也
A.单一B.单独C.专擅D.变通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遽追入,语 高宗敕书仁轨
B.特令白衣随军自效 功进爵为公
C.引兵围仁愿府城   是仁愿帅陆军以进
D.命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号其所居乐城乡三柱里
【小题5】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小题6】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7】以下诗句最符合刘仁轨拒绝奉诏泛海西归心理的一项是
A.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题8】“不隐恶”“不为讳”是传统史家对记史的态度,请结合这一点分析第③段记载的刘仁轨事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玄素,蒲州虞乡人。隋末,为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陷景城,玄素被执,将就戮,县民千余人号泣请代其命,曰:“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杀之,乃无天也。大王将定天下,当深加礼接,以招四方,如何杀之,使善人解体? ”建德遽命释之,署为治书侍御史,固辞不受。及江都不守,又召拜黄门侍郎,始应命。太宗闻其名,及即位,召见,访以政道。 对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万乘之重,又欲自专庶务,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况一日万机,已多亏失,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臣又观隋末沸腾,被于宇县,所争天下者不过十数人,余皆保邑全身,思归有道。是知人欲背主为乱者鲜矣,但人君不能安之,遂致于乱。 陛下若近览危亡,日慎一日,尧舜之道,何以能加!”太宗善其对,擢拜侍御史,寻迁给事中。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休。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太宗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敕大殿高门并宜焚毁,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与贫人。事虽不行,然天下翕然,讴歌至德。今若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趋舍顿异,何以昭示子孙,光敷四海?”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于此。”顾谓房玄龄曰:“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朕故修营,意在便于百姓。今玄素上表,实亦可依,后必事理须行,所有作役, 宜即停之。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可赐彩二百匹。”侍中魏征叹曰:“张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累迁太子少詹事,右庶子。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
B.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
C.臣观/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
D.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曹,古代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官署。汉、魏诸郡始设户曹,晋、南北朝以后沿置。
B.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
C.拜,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与文中的“擢”“迁”“转”都表示提升官职的意思。
D.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首;古时也常用作敬辞,可称朝中职高掌权者。文中指后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玄素为官清慎,贏得百姓拥护。他在隋末担任景城县户曹时被窦建德所抓,当地百姓为他以死请命,他因此获救。
B.张玄素洞察时事, 深谙为政之道。他建议太宗要广用贤良,使官吏奉旨守法,并能安抚百姓。
C.张玄素善于进谏,力阻太宗修宫殿。他将太宗与秦始皇、楚王等作比较,阻止太宗修建乾阳殿,劝其将弃置的瓦木赐予贫民。
D.张玄素为人耿直,深受君臣佩服,他敢于指出君主过失,受到太宗重用和奖赏,魏征称颂他是仁德之人,感叹他有回天之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知人欲背主为乱者鲜矣,但人君不能安之,遂致于乱。
(2)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常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曰:“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选自《旧唐书·穆宁传》,有删改)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
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
④时不我容,我不时徇
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
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光进,本河曲部落稽阿跌之族也。父良臣,袭鸡田州刺史,隶朔方军。光进姊适舍利葛旃,杀仆固瑒而事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光进兄弟少依葛旃,因家于太原。光进勇毅果敢,其武艺兵略次于葛旃。肃宗自灵武观兵,光进从郭子仪破贼,收两京,累有战功。至德中,授代州刺史,封范阳郡公,食邑二百户。上元初,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以军讨大同、横野、清夷、范阳及河北残寇,用光进为都知兵马使。寻迁渭北节度使。永泰初,进封武威郡王。大历四年,检校户部尚书,知省事。未几,又转检校刑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是岁冬十月,葬母于京城之南原,将相致祭者,凡四十四幄,穷极奢靡,城内士庶,观者如堵。元和四年,王承宗反,范希朝引师救易定,表光进为步都虞候,战于木刀沟,光进有功。六年,拜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充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诏以光进夙有诚节,克著茂勋,赐姓李氏。其弟光颜除洺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兄弟恩泽同时,人皆叹异。八年,迁灵武节度使。光进尝从马燧救临洺,战洹水,收河中,皆有功。前后军中之职,无所不历,中丞、大夫悉曾兼带。先是救易定之师,光进、光颜皆在其行,故军中呼光进为大大夫,光颜为小大夫。十年七月卒。光进兄弟少以孝睦推于军中。及居母丧,三年不归寝室。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光进始娶。光颜使其妻奉管龠、家籍、财物,归于其姒。光进命反之,且谓光颜曰:“新妇逮事母,尝命以主家,不可改也。”因相持泣良久,乃如初。卒时年六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选自《旧唐书·李光进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跌,隋唐时代的敕勒部族中有一部族叫阿跌部,其部后代即姓阿跌。现代已无此姓。
B.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元和,以及上文的上元、大历都是年号,汉武帝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并以年号纪年。
D.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尽孝道,孔子认为应为父母守丧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