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负而
(2)仓皇
(3)一夫
(4)梁君臣之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1 10:0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苏轼,号   。本文继承了赋家常用的“□□□□”的表现手法,借此形式实际上是与自己的思想对话,写出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
【小题2】解释画横线的字。
①白露江  ②击空明兮流光
③正襟坐④而吾与子之所共
【小题3】下列各选项中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一句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A.吾腰千钱(《哀溺》)B.顺流而东也(上文)
C.貙人立(《若石遇害》)D.里人高其义(《慕名失实》)
【小题4】选出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句子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夫子式而听之(《苛政猛于虎》)  猎人以毒傅矢(《武平之猿》)
B.拘于虚也(《秋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上文)
C.杯盘狼藉(上文) 屋室雕文以写龙(《叶公好龙》)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卒踬仆不能起(《蝜蝂之死》)
【小题5】选出与“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相同的一项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B.吏揭榜于市(《只许州官放火》)
C.知不可乎骤得(上文)D.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小题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7】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哭庵传

易顺鼎①

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

哭庵幼奇惠,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郧、襄,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遇蒙古藩王大军,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王大喜曰:“奇儿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曰才子。已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②,所治皆不能竟其业。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

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③,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④、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

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殁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于是无一日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因自号曰“哭庵”。

(有删改)

(注) ①易顺鼎:字实甫,晚号哭庵。光绪元年举人。有《四魂集》。②方外:世外,指超然脱俗为隐士或僧侣。③夷、惠:分别指伯夷、柳下惠,两人都是古代清高廉洁之士。④齐万物:即“齐物”,道家学者庄子的哲学观点,核心是任何事物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物我同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某县令使送归  趣:马上。
B.十七岁于乡 举:被举荐。
C.所治皆不能其业  竟:完成。
D.莫能以一诣之    绳:评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献俘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
B.年未三十仕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C.誓哭终其身 请其矢,盛锦囊
D.自号曰:“哭庵”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家焉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哭庵“恃才傲物”的一组是
①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 ②十五岁为诸生,有名 ③继为酒人,为游侠 ④轻天下、齐万物 ⑤非尧舜、薄汤武 ⑥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哭庵在五岁时被藩王从贼人手中解救出来,由于藩王听不懂哭庵的南方口音,哭庵就用手指沾着唾液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得到了藩王的喜爱。
B.哭庵年轻时很有才华,也有名气,研究学问范围甚广,涉及经学、史学、理学等,但他或出世或入世,放浪形骸,行踪无定。
C.哭庵平时认为什么事都可以哭,但他从没哭过,可等到他母亲去世后,他就每天哭个不停。
D.这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人奇文亦奇。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
(2)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莫能以一节称之。
(3)及母殁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