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筋骨之强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輮以为D.蚓无爪牙之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4 01:4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君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卿则已驾而榆次矣 去:前往
B.曩者吾与论剑有不者 称:合适
C.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之 目:瞪视
D.愿足下太子于宫 过:拜访
【小题2】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D.《沁园春 长沙》是***用古体诗词的形式写的一首现代诗歌,词中“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远眺和近观,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是展示物象的广度、深度、透明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玩博戏,鲁句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答应了他
D.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舍记(曾巩)

予幼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京师;东方则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构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学舍记。

(注):①貙(chū)虺(huǐ):貙是兽名,像狸,这里泛指猛兽。虺是毒蛇。②筥(jǔ):圆形的竹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锐意:下定决心
B.东方则江舟漕河之渠 绝: 横渡,渡过
C.此予之所构祸而忧艰也 忧艰:指居父母之丧
D.属人外亲之 问:询问,质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幼从先生受书   于其身也,耻师焉
B.出京师 夫为身治人
C.言之所序,盖一二之粗也  遂历道少长出处
D.以学舍记 因长句,歌以赠之……命曰《琵琶行》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
这便是我离开家乡,到远方游玩,种种冒险经历使我更加勤奋
B.天倾地坏,殊州独哭
(父亲忽然故去)仿佛一下子天倾地裂,我在他乡独自痛哭
C.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
因此不能专心致志地思考,琢磨文章,用以表达个人心中难于表现的情志
D.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
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
【小题4】请为下列语段断句。
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
【小题5】作者早年经历了许多艰辛,请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仿照表格中的样式填写。
涉世奔走
走南闯北,奔走四方
单游远寓
 
经营以养
 
 
父亲去世,千里归丧
皇皇不足
家务王事,疲于应付
 
【小题6】曾巩在《学舍记》中写到:“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他对“志”的态度与王安石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请先将链接材料补充完整)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①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②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