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____①____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据说姚广孝____②____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bān)____③____。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对画线字笔画和根据读音写出的汉字作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yān) “贯”字的第3笔是:一 可见一般 |
B.燕国(yàn) “贯”字的第3笔是:一 可见一斑 |
C.燕国(yān) “贯”字的第3笔是:丨 可见一斑 |
D.燕国(yàn) “贯”字的第3笔是:丨 可见一般 |
A.①耳濡目染 ②仿照 | B.①耳熟能详 ②仿照 |
C.①耳熟能详 ②按照 | D.①耳濡目染 ②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