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①1930年夏天,31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两个作文题,考生可任选其一。
②有一个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分。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
③然而,这个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按照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沟汰。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个名叫臧克家的学生领进了大学校门。
④闻一多在破格录取臧克家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自己当年投考清华大学的经历。在大多数科目成绩惨不忍睹的情况下,他唯独作文拔了头筹,并因此受到主考教师的赏识和力挺,最后顺利地进了清华。当年的际遇成就了闻一多的学识和慧眼。
(选自张以瑾《闻一多慧眼识得臧克家》,有删改)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闻一多破格录取臧克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