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6年中考四川广安卷)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③遽:迅速。

【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又何焉(______)   (2)望其旗(______)
(3)惟荀罃之逼阳(______)(4)先外援(_____)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孙仲谋攻合肥/故克
B.预料城之不能下/此何不为福乎
C.此于用气者也/京中有口技者
D.渐就衰竭之/克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小题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05 09:58: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关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很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小题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
【小题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从甲乙两段面线句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不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B.以头地尔 抢:碰,撞
C.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D.长跪而之曰 谢:感谢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专诸刺王僚也 汝心固,固不可彻
B.仓鹰击殿上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C.臣而将四矣 呼尔而
D.而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 光先帝遗德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战国策》。文章记叙了唐雎为维护安陵国尊严进行外交抗争的故事。
B.选文第①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C.选文主要通过对唐雎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他不屈不挠、大智大勇的形象
D.选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富有表现力

同类题5

阅读《春》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卖弄”的含义。 (2分)
【小题2】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作者分别从触觉、  三种感官入手,将春风写得形、味、省俱全。(2分) 
【小题3】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4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2)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你的眼。(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4】上面的两段文字描绘了两幅图画:一幅是“ __________”,一幅是“ 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__之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