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五、(2016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服衣冠,窥镜 而往,暮而归
B.客美我者  环而攻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 及鲁肃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   愿为鞍马
【小题2】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10 10:5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
(2)泉香而酒
(3)杂然而前陈者
(4)则必丰乐以饮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临溪渔     则必即醒心
B.行者休树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C.以见夫群山相环 无丝竹乱耳
D.醒能述文者 蒙辞军中多务
【小题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小题4】(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