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齐师伐我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①又何间焉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C.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D.①忠之属也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望其旗靡,故逐之
B.①乃入见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何以战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战前,曹刿预见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作战中,他善于捕捉战机;战胜后,他能够分析取胜原因。这些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对自身军事才能的充分自信。
C.鲁庄公虽然暴露出了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但是他能广开言路,并且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对于战争的胜利也有一定的功劳。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3:0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不枝 蔓:藤蔓B.陶后有闻 鲜:少
C.山门于河    圮:倒塌D.尔辈不能其物理. 究:探求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出淤泥而不染 当求于上流
B.反激之力     但知
C.果得数里外   湮沙上
D.众服确论     岂能暴涨携之去
【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译: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方向顺着潮流上去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
B.《爱莲说》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并以菊、牡丹作为陪衬,比较品评了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C.《河中石兽》告诉我们,对天下的事情,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D.《河中石兽》中,“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同类题3

阅读《咏雪》,完成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 (____________)  (2)俄而雪  (_______________)
(3)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可拟 (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轻松、欢快的家庭气氛。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既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又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①从链接材料中,可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②谢道韫和王戎都是少有才名,你还知道中国古代哪些少有才名的人?请举出一例。要求写出人名并概括与其相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