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春酒》语段阅读(10分)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小题1】为什么要喝会酒? (2分)
【小题2】“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为什么用“一定”?猜想一下是怎样的情况。(2分)
【小题3】“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这句话中的“巴结”一词有什么特点?这句话描写了阿标叔什么性格?(3分)
【小题4】从上文的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5】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5个字。(1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23 09:2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节选的文字。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 毕业典礼我回到家看到了怎样的场景,预示着(  )
A.爸爸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着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
B.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低沉压抑的气氛,预示着家里的不幸。
C.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预示着弟妹年龄还小不懂事。
D.爸爸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着今年会有天灾人祸。
【小题2】文中两次写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其用意是
A.写出了弟弟妹妹天真可爱。
B.写出了弟弟妹妹的懂事,自己玩耍,不用父母操心。
C.写出了对弟弟妹妹懵懂无知的可气。
D.从侧面写出了我长大懂事了。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正确的一项是(  )
A.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B.“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C.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D.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小题4】对文章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说爸爸要离开我们很久才会回来。
B.标题委婉含蓄,不仅饱含着作者对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
C.题目说明了我虽然还小,但爸爸去世后我就是家里的大人了,我一定要带领妹妹弟弟们勇敢的活下去。
D.题目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也使文章情节更完整,主题更突出。

同类题2

现代文课内阅读 (7分)
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⑷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⑸“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小题1】文中“盼望着,盼望着”连用,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1分)
  
【小题2】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字改成“长”字好不好?为什么?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3】作者在写春风时,通过人的哪几种感觉来写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2分)
  

同类题4

(三)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8分)
⑴黑板上赫然写着:“学杂费97.5元。”他着这个数字,口袋里手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⑵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说:“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⑶“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⑷打开里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篮子走了进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⑸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道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服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⑹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⑺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⑻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书,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
⑼愕然无语!
【小题1】.第⑴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4分)
【小题2】.文中“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这句话用意是什么?
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4分)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心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小题3】(小题3).找出第⑶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用心良苦的一句话。(4分)
【小题4】.第⑷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小题1】根据提示,简洁的语言概括“芙蓉鸟事件”的发展过程。
买鸟——(______)——被疑——(______)——受罚——真相(每空限2字)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的含义。
【小题3】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小题4】花白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它会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