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乃始/就学
D.非复/吴下阿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16 09: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从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炀,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小题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D.乃悟\前狼假寐
【小题2】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顾()   ②止()   ③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3】根据狼的故事,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为()。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小题4】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同类题4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堂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相与于中庭(________)    ②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③二叟往(________) ④越钱塘,长江(________
【小题2】对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B.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C.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D.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小题4】两篇文章写的都是携友出游,但二者的主题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