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小题2】解释加点的字
(1)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______
(2)卿今者才略______
(3)即刮目相待______
(4)永发愤读书______
【小题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小题5】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2:5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备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 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 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

(1)由材料一中的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蜜蜂采蜜式读书法不适合_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这种读书法的优点在于 ______________;弊端在于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有关读书的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要惜时。
B.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的作用。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有时是无用的。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两句诗是说读书时做学问的源头活水。

同类题4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B.则有国怀乡/游人而禽鸟乐也
C.予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
D.至若春和明/四时之不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乐耶/不知人之乐
B.有心旷神怡/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C.不物喜/醒能述文者
D.多会此/海运则将徙南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非常豁达,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