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太丘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

【小题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过中不   人迹罕B.太丘   己为人
C.下车之   穿针线D.入门不   奋不
【小题2】依据全文,下面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和我相约同行,竟然丢下我走了。
B.和我相约同行,竟然丢下我先去了那里。
C.期待与我同行,竟然丢下我自己离开。
D.期待与我同行,竟然丢下我先去了那里。
【小题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3 07:4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    夫君子之
B.太丘舍  意与日
C.则是无  与朋友交而不
D.元方入门不 野有麦场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B.是无礼    淫慢不能励精
C.下车引    得一人使
D.去后至    屠奔倚其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精炼,仅一百来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B.文中对陈元方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惭、下、引”三个动词及两句对话来完成的。
C.陈太丘是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而友人“日中不至”,当然是失信了。
D.文章篇幅虽短,却能在尺寸间起波澜,加之人物情态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小题4】把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拜访。②进火:烧火。③著箅:放置蒸食物用的竹屉。④釜:锅。⑤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⑥糜:比较稠的粥。⑦识:记住。⑧志:记、记住。⑨易夺:补充。⑩但:只,只要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日中: ⑵元方入门不
⑶俱而窃听: ⑷尔颇有所识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B.友人/惭,下车/引之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D.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⑵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小题4】回答问题
⑴(乙)文讲述了“蒸饭成粥”这一成语故事,陈元方、陈季方为何将饭煮成了粥呢?请用原文的语句准确地回答出原因。
原因:  。
⑵读完这两则故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元方?请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陈元方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