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文:《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文:《李贺作诗》选段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
①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②小奚奴:小童仆。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稍稍宾客其父    
(2)不能称前时之  
(3)援笔就如素构  
(4)投囊中  
【小题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一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句?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小题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题5】方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9 02:5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