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共8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2)略无处()
【小题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绝:哀转久绝群响毕绝
C.故:故渔者歌曰两狼之并驱如故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小题3】(小题3)根据文中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小题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27 03: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牺牲玉帛 ⑵神弗也 ⑶齐不听 ⑷苏秦齐王曰
【小题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小题3】(甲)文中,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小题4】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