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德裕神俊①,宪宗赏之,坐于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辩夸于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谓曰:吾子②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③,元衡具④告吉甫,因戏曰:公诚陟大痴耳⑤。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⑥,而问所读书,书者成均礼部之职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振名。
(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注)①神俊:天赋才智出众。②吾子:你。③翌日:第二天。④具:详尽。⑤诚大痴耳:(你儿子)实在是非常痴呆啊。⑥理国:治理国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相委
而去_______________ (2)下车
引之_______________
(3)每以敏辩
夸于同列_______________ (4)书者礼部
之职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意欲探其志也。
【小题3】陈元方“不顾”,李德裕“不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