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
B.饭疏食饮水 饭:米饭 |
C.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矩:越过法度 |
D.人不堪其忧 堪:忍受 |
【小题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 B.人不知而不愠 |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接 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逻辑顺序。这种顺序安排能更好 地体现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
B.孔子认为学习有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在学问上要有成就,就要进入乐学的境界。 |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情况,仁就在其中了。 |
【小题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