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2分)
 
①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②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③“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④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⑤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⑥“法兰西万岁!”
⑦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试根据上下文,说说句中“可怜”一词所表达的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脸色“惨白”常和“病态、无力”联系,小弗郎士却认为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两者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如果把结尾改为“我的朋友们啊,”“我——我——”“法兰西万岁!”“散学了,——你们走吧。”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两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24 06:0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现代文阅读。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国作家。
【小题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小题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题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同类题2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小题1】上述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请概括出来。
【小题2】选段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两句话中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小题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
【小题4】选段中“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这一声”指什么?令作者感到欢呼声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是指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

同类题4

枣 核

萧 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小题1】“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
【小题2】“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中的“如意”指什么?
【小题3】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句中“手栽”一词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同类题5

    (甲)天气多么暖和,多么晴朗!

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都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我毕竟还是努力克服了这个念头,很快朝学校跑去。

(乙)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小题1】在甲部分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小弗朗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军队在操练”则点出小说的______________背景。
【小题2】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哈墨尔先生脸色惨白?
【小题3】“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小题4】“法兰西万岁”是故事情节的_________部分,饱含了哈墨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6】“我的朋友们,我,我……”(请展开想象补充出哈墨尔先生未说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