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惊涛澎湃,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结成九曲连环;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从你这儿发源;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小题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小题2】“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3】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4】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
【小题5】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5 01:4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乙)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若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小题1】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在这首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分别象征着什么?
【小题2】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我们更爱用甜美的嗓音、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小题3】试比较(甲)(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异同点。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对下列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就是指诗人自己,不是指喻体“鸟”。
B.(甲)诗第一节作者侧重于静态的描述,第二小节以设问的方式,用“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动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C.(乙)诗中写到“黄金般的相思”,“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作者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D.(乙)诗中作者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中国土地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