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造出裂谷
B.形成高山
C.削低高山
D.造出火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11 04:1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学研究的成果支持了陆地断裂分离的观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
学说。 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
(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
)
,那里热的
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同类题2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同类题3
下列地貌名称与其成因不一致的是( )
A.桂林山水 -流水溶蚀作用
B.流动沙丘-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长江三峡- 冰川侵蚀作用
D.黄土高原的破碎的表面-流水侵蚀作用
同类题4
沙丘能在眼前缓缓移动的现象,是小科同学在新疆旅游时最难忘的沙漠风光。若从引起地形变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化的影响
B.风力的作用
C.流水的作用
D.生物的影响
同类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相关知识点
人类生存的地球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